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长于较弱光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光合速率并未加快。对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呼吸作用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B.使C3还原的还原剂和ATP不足

C.暗反应过程所需的酶在弱光条件下活性低

D.呼吸作用强,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三箭分校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豌豆子叶颜色的等位基因Y和y的本质区别是

A. 基因Y、y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 Y对y为显性

C. 减数分裂时基因Y和y分离

D. 两者的碱基序列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l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_______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______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A. 1/4和1 B. 3/4和0 C. 1/4和0 D. 3/4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同源染色体

B. 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

C. 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 马和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代谢越旺盛的细胞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越大

B. 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 加热后的豆浆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仍会出现紫色

D. 在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A.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

B.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C.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

D.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水域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 现象。

(2)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 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右图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l/Nt的关系图,当Nt为 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 (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

(4)生态学专家提醒,若向该水域中大肆排放污水,将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崩溃,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基因座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家兔毛色的遗传受10个基因座控制(A、E、F等字母表示不同的基因座)。某研究小组在进行白毛红眼兔与青紫蓝毛蓝眼兔(被毛杂色)杂交育种时,子一代中出现了少量白毛蓝眼突变体。为确定白毛蓝眼突变体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将其中一只白毛蓝眼公兔(标记为I号)与四只白毛红眼母兔(分别标记为1、2、3、4)杂交,杂交结果见下表。

(1)A基因座中的A基因决定单根兔毛有多种颜色。有A基因的家兔被毛即为杂色。a基因决定单根兔毛为单一颜色,基因型为aa的家兔被毛为单一颜色(即全色),如蓝色或黑色。由于表中杂交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所以推知I号至少还有1个a基因。

(2)在E基因座有多个等位基因。其中,E基因使毛色成为全色;Eh基因决定青紫蓝毛色,并且使家兔产生蓝眼;e是白化基因,该基因纯合时导致家兔被毛和眼睛的虹膜均不产生色素,眼球虹膜因缺少色素而反射出血管的颜色。从而使家兔表现为白毛红眼。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E>Eh>e。

①假设I号的白毛蓝眼性状是由于E基因座发生新的突变造成。若该突变基因对白化基因e为显性,则表中杂交组合的后代中白毛蓝眼个体比例应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如果该突变基因对白化基因e为隐性,则表中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应是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结果可以排除I号是由E座位基因发生新的突变所致。

②根据杂交后代出现白毛红眼兔和青紫蓝毛蓝眼兔,可推知I号在E座位的基因型为_______。

(3)在F基因座有一对等位基因。F基因决定色素正常显现,f基因纯合时,能阻止被毛出现任何颜色并使眼球虹膜只在很小的区域产生少量黑色素,在一定光线下反射出蓝色光,从而使家兔表现出白毛蓝眼性状。

①假设I号公兔的白毛蓝眼性状是由于F基因座位上的f基因纯合所致,则与它杂交的四只母兔中,基因型为FF的是_______________,Ff的是_______________。表中I号公兔与1号母兔的杂交后代中白毛蓝眼兔:非白毛兔:白毛红眼兔的比例约为2:1:1(只考虑E和F基因座,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证明上述假设成立。

②结合表中I号公兔与1号母兔的杂交结果,从E座位基因和F座位基因的关系判断,白毛红眼和白毛蓝眼的毛色形成的遗传机制是否相同,并陈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基因的效应来看,f基因既能控制毛色也能控制眼色,体现了f基因具有__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