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中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淋巴因子,加强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新余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叶肉细胞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水稻没有这种机制。右图显示了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植物在不同胞间C0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各曲线代表的植物情况见下表,其中人工植物B数据尚无。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

植物

暗反应相关酶的来源

叶肉细胞的来源

玉米

玉米

玉米

水稻

水稻

水稻

人工植物A

玉米

水稻

人工植物B

水稻

玉米

(1)CO2可参与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的 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2)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此变化除吸收利用的CO2迅速上升以外,还与 有关。

(3)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玉米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

(4)根据曲线①、②、③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推测,表中人工植物B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④)最可能是

(5)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图中曲线②和曲线③所示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说明

(6)现代工业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这一环境变化趋势更有利于

A.水稻生长,因为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酶活性不再增加

B.水稻生长,因为在较低胞间CO2浓度范围内水稻的酶活性较高

C.玉米生长,因为它们的光合效率极高

D.玉米生长,因为它们拥有CO2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检测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EMS)处理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且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雄性不育基因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突变体自交

B.若让EMS处理导致基因多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变异为基因突变

C.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则不能恢复为野生型

D.若该雄性不育突变体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雄性不育基因为显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检测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35S标记的噬菌体记为甲组,32P标记的噬菌体记为乙组)

A.甲组一上清液_b

B.乙组一上清液一a

C.甲组一沉淀物一c

D.乙组一沉淀物一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检测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

B.该白眼果蝇能够形成4种精子,比例为1:1:1:1

C.母本基因型为XBXb,父本的基因型为XBY

D.该变异一定是发生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这处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的错误是

A.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能观察到72或36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形成戊的过程虽然未经过地理隔离,却形成了新的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