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了24-D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为不同浓度24-D处理组,丙为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纵坐标只能用插条生根的数量表示

B.24-D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C.据图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所需时间最长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和时间,因变量是生根数或根的长度。

A、纵坐标可以用插条生根的数量或根的长度表示,A错误;

B24-D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甲处理的效果最好,B正确;

C、据图可知甲组的作用效果大于乙组,但无法确定两组的浓度关系,C错误;

D、甲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故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所需时间最短,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过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便于接取产物

B.洗涤反应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防止洗去已固定的淀粉酶

C.实验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是为了去除已固定的淀粉酶

D.洗涤后的反应柱应高温灭菌,避免微生物分解反应柱中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高山A、森林B、海洋C 的植物分布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高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森林B中的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其原因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

C. 海洋C中的藻类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

D. 高山A、森林B、海洋C所对应的群落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研究人员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胚乳中的脂肪

B.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C.实验第11d如果提供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即可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显著增加

D.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无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我国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

A.为“桑基鱼塘”B.降低了能量传递效率

C.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D.提高了生产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用性反转的方法探究某种鱼类(2N =32)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投喂含有甲基睾丸酮( MT)的饲料能将雌仔鱼转化为雄鱼,投喂含有雌二醇(ED)的饲料能将雄仔鱼转化为雌鱼,且性反转不会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性染色体组成为WWYY的胚胎致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对该种鱼类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17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B.P=1:0Q=1:2,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C.P=1:2Q=0:1,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

D.无论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哪种,甲和丙杂交后代中雌鱼:雄鱼=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IV携带逆转录酶入侵宿主细胞完成如下过程。

请回答:

(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HIV能以____为模板合成DNA链。逆转录酶还具有核酸酶活性,能专一地催化DNA - RNA杂交分子中的 ___链水解。

(2) HIV入侵后,能在宿主细胞内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____。该过程还需要宿主细胞的哪些RNA参与?____

(3)NRTls类药物可用于治疗艾滋病。其原理是:NRTIs____(填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类似,可与细胞内的核苷酸竞争性结合逆转录酶活性位点,阻碍DNA链合成,从而抑制HIV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眼色由常染色体上的(A/a)和X染色体上的(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眼雄果蝇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可能出现白色

B.根据上图分析,白眼果蝇应该有6种基因型

C.纯合粉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有红眼、粉眼,则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

D.C选项杂交组合的F1代果蝇随机进行交配,则F2代果蝇中,XB的基因频率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甲状腺功能的过程中,三位生物学家(甲、乙、丙)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切除A动物的甲状腺,出现了肌肉震颤、痉挛(抽搐)体温下降嗜睡等症状。

乙:用B动物完成与甲同样的实验,只出现症状,没有出现症状

丙:在研究C动物时,发现每个甲状腺旁边各有一个深色小组织块(甲状旁腺)。他切除了甲状腺,保留了甲状旁腺,得到与乙相同的结果。

1)乙在得知丙的研究结果后,推断ABC三类动物都有__________,并通过观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甲得知丙和乙的结果后,确定自己在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上述实验,推测甲状腺激素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的作用。若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__________后,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能证明这种推断的正确性。

3)科学家继续对甲状旁腺进行深入研究后,它的功能已基本清楚(如下图所示)。

图中两种激素从腺细胞分泌后,通过__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并与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相结合,执行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从图中可判断PTH和降钙素通过_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了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