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其活性位点上含有两个镍离子,在大豆、刀豆种子中含量较高,土壤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分泌脲酶。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M,并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的Ni2+、Mn2+和尿素浓度对细菌M脲酶产量的影响(说明:研究某一项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

B. 实验表明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所有脲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在内质网上加工使其与镍结合才具有活性

D. 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慢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影响脲酶产量的因素有两种离子的浓度、尿素浓度,且对脲酶的生成都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培养液中Ni2+Mn2+以及尿素浓度的增加,脲酶的产量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始终高于对照组。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且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 0.4%—0.8%之间,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都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B错误;根据题意分析,脲酶是细菌M分泌的,而细菌是原核生物,是没有内质网的,C错误;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快,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灼烧灭菌后立即进行划线

B. 1和5划线可以如图所示,也可以相连在一起

C.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

D. 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过程②的放大。

结合上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是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与①相比,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图乙表示异常蛋白合成的部分过程,由图分析可知下一个将要加入肽链的氨基酸将是________,相关密码子见下表:

氨基酸

丙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GCGGCU

CGAGAG

AAAAAG

UGGUUU

2)图甲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细胞中图乙过程②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若该致病基因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则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该现象叫做__________

5)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NA),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NA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可能是_________

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B.妨碍DNA分子的解旋

C.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D.影响DNA分子的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胡萝卜颗粒越小,烘干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 图甲 a 处安装的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C. 图甲中完成胡萝卜素萃取后,直接将烧瓶转移到乙装置中进行浓缩

D. 图乙装置中锥形瓶收集的液体是浓缩后纯度和浓度较高的胡萝卜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人红细胞浸在浓度为X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破裂;而将人红细胞浸在浓度为Y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皱缩。这两种NaCl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是

A. X<Y B. X=Y C. X>Y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相关物质(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 所处阶段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 可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 代表染色体

D. Ⅰ~Ⅳ的数量比是24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是

A. 光照强度 B. 光照时间 C. 有无光照 D. 是否产生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用于________,目的是去除样品中__________的杂质,图中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溶液。

(3)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乙装置中,C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6管,图中试管序号表示收集的先后。经检测发现,试管②和试管⑤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则试管⑤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___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ABCD 代表反应过程,①②③④代表物质。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代表的物质是_____,该物质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由_______B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NADPH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AB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

2ATP 合成除发生在 A 过程外,还发生在_____过程(填字母代号)。 C 过程中的丙酮酸也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将该植物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栽种,会导致A过程____________含量降低,从而直接影响图中B过程的____

4)当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产生,但不能释放到细胞外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以该植物绿色叶片为材料,探究不同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条件(具体措施)下设置不同温度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