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 (2014 •吉林白山第一中学期末) 如果用3H、15N、35S、32P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 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3H   B. 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D. 可在DNA中找到15N、35S、32P

8. B

8. B 解析:DNA 中含有3H、15N 和32P,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能在子代噬 菌体的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另外,噬菌 体在增殖过程中,是把外壳留在细菌外,把 DNA注入细菌,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 中检测不到放射性。35 S存在于蛋白质中,不 能进人细菌参与噬菌体的增殖。B项正确。

题目来源:2016年轻巧夺冠直通书系周测月考直通高考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 > 周测月考卷4 期中综合测试(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5. (2014 •重庆高二月考) 根据右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黄斑是隐性性状

   B. F2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C. 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D. 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4. (2014 .浙江五校联考) (16分) 右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 = 10) 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 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 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 关。现挑选相应的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实验,已知母本高60 cm ,父 本高30 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图示细胞正处于某个分裂过程中,据图判断该细胞应处于 分裂时期,该时期细胞核内有 个DNA分子。

(2) F1的高度是 cm,R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 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

(3) 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总为2/7,请推测原因

(4) 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基因,另一对等位基因为A、a,则叶缘光滑的植物的基因型是

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探究基因A和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AADD和aadd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h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 交,得到子代种子。

第三步:种植第二步的后代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

结果及结论:

,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7. (2014 •山东师大附中模拟)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点,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36个着丝点

   B. 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

   C. 除了生殖细胞外,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D. —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 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 (2014 •北京东城期末) 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其子代为:lYYRR、2YYRr、lYYrr、lYyRR、2YyRr、lYyrr,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YYRR 和 YYRr   B. YYrr 和 YyRr   C. YYRr 和 YyRr   D. YyRr 和 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3. (2014 •广东实验中学期末) 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4代,a、b、c为3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这3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 (2014 .湖北黄同中学期中) (16分)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 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如何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

(2) 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 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搅拌的目的是 ,所以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 min,否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 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 ;但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可能是。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

(3) 32P标记的某一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产生1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的P元素为 ,其形成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5. (2014 .湖南省十三校联考)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DNA加热后变性

   B. 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可以通过长时间保温减少上清液的放射性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也可用14C和18O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0. (2014 .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缺失一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B. 人工诱导产生的基因突变一定是有利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