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沧州一中高一上11.22周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在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 )

A. 9,21,4,3 B. 9,19,4,3

C. 9,19,3,3 D. 9,19,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四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的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兰天班上阶段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小麦幼苗的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和 赤霉素(实验二)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 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 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整理成右图: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

本实验结果表明: mg/L浓度的 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1小时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 中,这体现了生物实验设计所要遵循的 原则。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浓度为0.1mg/L的实验二所进行的五次实验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四次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该浓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较大。你认为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 (填“应该”或“不应该”)舍弃。

(4)本次实验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填“能”或“不能”)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兰天班上阶段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B.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异养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

D.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可有可无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兰天班上阶段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 (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兰天班上阶段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下列激素中与这种做法相关性最大的是(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兰天班上阶段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注入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类型反应及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半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