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2)科研人员利用 6 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___________(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______________而丢失。

3)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 R 位于 6 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 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 理想的育种方案是: 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________(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___________,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 RR 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答案】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多于 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 母本 自交

【解析】

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

(1)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故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减Ⅰ)或姐妹染色单体(减Ⅱ)未分离。
(2)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后代中单体较多,是由于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而丢失,故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

(3)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后代中单体较多,而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后代中单体较少,可能是由于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导致后代中单体较少。故应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 猫头鹰占有第三、四、五、六共四个营养级

C. 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

D. 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的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器官中的4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动物为雌性,该器官为卵巢

B. 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

C.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

D. ④是卵细胞或极体,因为不含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因为该时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C.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原因在于着丝点的分裂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是DNA复制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A.1菠菜叶片的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

B.2在缺Mg的营养液中,长期培养的葡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忻结果

C.3水稻光合作用强度与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

D.4水稻在夏季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ABMN表示某种物质。图2表示在25℃环境中,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知类囊体腔中的H+通过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基质,当H+通过B时可以催化_____合成,因此结构B除了用作运输H+的载体外,同时还具有_____(某种酶)活性。

2)据图2可知,在25℃环境中,植物甲、乙的光补偿点(A)相等,那么将其移40℃环境中培养后,能否判断这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的关系?_____。在光照强度为D时,两种植物细胞间CO2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CO2浓度,其原因是____

3)叶绿素b/叶绿素a的值可作为植物光能利用率的判断指标,经研究发现,高温可降低植物的叶绿素b/叶绿素a的值,可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验证该结论,预期结果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下图:

1)为保证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无氧环境在装坛发酵前后需要检泡菜坛_____,并对泡菜坛进行_____处理,在腌制过程中,坛中会出现溶液量增多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可用 ____法,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进行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色化合物。

3)据图可知腌菜时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出现得越早,且峰值较高,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向鱼鳔(半透膜)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个小时称一次重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其重量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

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蔗糖分子进入鱼鳔内

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蔗糖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 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a点下移

C.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种类不同导致

D. 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