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

B.交叉互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等位基因的片段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两个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上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 4 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会产生CO2 的试管有( )

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②葡萄糖+线粒体

③丙酮酸+线粒体

④丙酮酸+内质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对白虎与黄虎的相关基因组分析,发现白虎毛色的形成是由于某转运蛋白质第477位氨基酸位置上的丙氨酸转变成了缬氨酸,导致色素水平下降,白虎的生理健康状况与黄虎没有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虎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白化病个体

B.决定白虎毛色和人的白化病症状的突变基因控制的途径是不同的

C.白虎毛色的形成可能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D.白虎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分别体现了生物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物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C.果蝇种群中BB、Bb的个体分别为30%、60%,则b的基因频率是60%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总结了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DNA、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D.4个四分体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Pn)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溶酶体,由①断裂后形成,其中的酶也来自于①

B.吞噬泡与②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巨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②中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RNA、DNA等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新余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能荷的公式组成,推测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

B.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细胞在吸收Mg2+时,能荷较低

D.能荷及其调节是生物界的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