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I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C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c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I和C同时存在时,I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C的表达,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I不存在时,C才发挥作用,显示有色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将一种白羽莱杭鸡(IICC)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iicc)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
(2)让F1雌雄个体互相交配(自交),F2中表现型为白羽的比例为________。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_______。
(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多只________母鸡交配,结果________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

(1)白羽  IiCc  (2)13/16  3/13  (3)iiCC或iiCc 白羽温德 后代全部为有色羽(后代不出现白羽)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1)图中①过程获得的细胞是正常植物体经________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顺利完成③过程,除了需要各种无机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两类不同功能的物质)。该过程形成的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过程④的结果看,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在探究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结果:
①只有细胞分裂素时,组织块产生愈伤组织
②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不分化
③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④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由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基因突变易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段。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__段变化相同。(填序号)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4、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________。
(4)图3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一表示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一天24小时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                 ,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                                           。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2)经过24小时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                                             
(3)图二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                                   
(4)图一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                                 
(5)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简便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研究发现,多数抗旱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为: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____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个。
②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由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概率是________。
(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

①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叶肉细胞总DNA,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
②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③DNA杂交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两者之间。
④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不发生C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A.纯合不抗旱多粒×纯合抗旱少粒→F1→F1自交→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纯合不抗旱多粒×纯合抗旱少粒→F1→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__,具体操作是将F2的种子种植在________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
③B流程图与A流程图相比,B流程图育种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图甲、图乙分别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和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光合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量来表示)。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测得该植物某时刻为乙图中的a点,那么该植物可以进行的生理过程是甲图中的
              
(2)如果①、②过程都能进行而没有③过程,此时测得光合作用速率应该是图乙中的                                                                             
                                                                               
                                                               点。
(3)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4)影响图乙c点后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5)②产生的O2被①过程利用,至少穿过        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为“恶苗病”。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最终科学家发现了植物激素赤霉素(GA)。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根据恶苗病的病症,科学家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_。
(2)为了验证该推测,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水稻幼苗上,观察现象。该实验还应该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其最可能的结果是实验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对照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
(3)1936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就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          的活性实现的。因此,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主要是通过提高     含量来实现的。
②对于完整的胚芽鞘来说,赤霉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         ,生长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鸟尾部羽毛颜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使其分别有白色、灰色、褐色、棕色四种羽色,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

(1)该种鸟尾羽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2)一只白色雄鸟与多只棕色雌鸟交配产生的后代分别有三种羽色,则该白色雄鸟的基因型为            
(3)若该种鸟的一种显牲性状由基因B控制,但不知基因B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一个调查方案,对此进行研究,请对该方案进行相关补充。
调查方案:寻找具有此显性性状的该鸟种群,统计                       的个体数量。
预期结果:
①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                ,则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                       ,则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③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               ,则B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