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在氧浓度为a(   )

A. 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 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 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 酵母菌停止发酵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关于细胞呼吸的问题,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减弱,因此,随着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而酒精的产生量减少。

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C6H12O6 + 6H2O + 6O2 6 CO2 + 12H2O + 能量
无氧呼吸 总反应式:植物:C6H12O6 2C2H5OH(酒精)+2 CO2 + 能量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当氧气浓度为0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酒精的产生量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相同,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酒精的产生量逐渐减少,在氧气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大于酒精,因此,此时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此时酒精的相对值为6,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对值为3,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对值为156=9,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1.5,因此 ,此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B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小题。

()回答泡菜腌制与微生物分离有关的问题

1)泡菜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为减少泡菜腌制时间,可加入一些陈泡菜汁,这相当于接种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酵菌,发酵产物含有机酸和_________________物质等,还有亚硝酸。若以光电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将制备的待测样液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而显色。

2)现取5mL上述陈泡菜汁用于测定其中的乳酸菌含量,可采取___________方法进行操作:0.5mL泡菜汁逐级稀释至10-5,10-410-5稀释液各0.1mL,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置于特定环境培养48h,菌落计数。若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5mL陈泡菜汁中乳酸菌约________________个。

3)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用于陈泡菜汁中乳酸菌的计数。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过程,其中为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需灭活的仙台病毒介导或_______________介导或电融合技术。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乙进行抗体检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细胞丁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和代谢消耗引起营养枯竭,需进行传代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_,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其功能。

4)上述全过程需多次细胞克隆培养,下列不属于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措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添加饲养层细胞 B.添加胎牛血清 C.添加蔗糖 D.使用CO2培养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为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为②③⑥

B. 若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先向上方移动装片,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C. 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

D.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实物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性染色体存在如图所示的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1区、Ⅱ-2区),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中的致病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则致病基因一定在Ⅰ区的系谱图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病(相关基因设为Aa)和乙病(相关基因设为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红绿色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6的基因型为AaXBXb,Ⅱ7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

C.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为1/16

D.13所含有的乙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2和Ⅰ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细胞呼吸,取右侧装置2组,甲组为A处放一定质量的某种种子、B处放一定量NaOH溶液,乙组为A处放等量同种种子、B处放等量蒸馏水。相同时间后,观察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组液滴一定是右移或不移动

B. 甲组液滴移动的量可代表种子呼吸产生的CO2

C. 设计乙组装置是测定种子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差值

D. 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可再设置一个A中为等量煮熟的种子,B中为等量NaOH溶液的丙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Ⅱ-5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 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在某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___________②ab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_________(填有或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

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常选用图乙所示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种细胞具有_______,易于观察。细胞处于该状态时,AB处的浓度关系为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____________和细胞壁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