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现有两纯种小麦品种,其一为高秆(易倒伏,D)抗锈病(T),其二为矮杆(抗倒伏,d)感锈病(t).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育种研究小组人员分别用杂交育种法和单倍体育种法来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简要过程如图所示,①-⑥表示育种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育种手段上看,①过程所用方法为杂交,②过程所用方法为自交.
(2)F2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最理想的基因型是ddTT,理论上它占F2个体总数的$\frac{1}{16}$.
(3)③过程表示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理想的配子基因型为dT.
(4)⑤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4种基因型幼苗,其中最理想的幼苗理论上占幼苗总数的$\frac{1}{4}$.
(5)通过上述比较,请概述单倍体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得新品种比例较高,但操作较为复杂或成本高.

分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杂交,②表示自交,③表示减数分裂,④表示连续自交,⑤表示花药离体培养,⑥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中①②④表示杂交育种,①③⑤⑥表示单倍体育种.

解答 解:(1)图中①表示杂交,②表示自交.
(2)F1的基因型为DdTt,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产生的F2中有3×3=9种基因型,其中最理想的基因型为ddTT,占F2代总数的比例为$\frac{1}{4}×\frac{1}{4}=\frac{1}{16}$.
(3)③表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由于最理想的基因型是ddTT,因此c过程产生的最理想的配子的基因型是dT.
(4)⑤表示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该过程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单倍体幼苗,即dt、dT、Dt、DT,其中最理想的幼苗(dT)理论上占幼苗总数的$\frac{1}{4}$.
(5)单倍体育种所得后代均为纯合子,因此与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故答案为:
(1)杂交    自交
(2)9    ddTT     $\frac{1}{16}$
(3)减数分裂    dT
(4)花药离体培养    4     $\frac{1}{4}$
(5)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得新品种比例较高,但操作较为复杂或成本高

点评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乙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具有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13、11]中心体、核糖体(填名称).
(2)如果甲细胞能分泌唾液淀粉酶,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直接相关的结构依次是[11、8、3、1](填序号).
(3)图乙所示的细胞在植物体上是否还具有分裂能力?否(或没有).
(4)图乙鉴定的组织不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理由是叶片呈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5)如果图乙为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该有的细胞器是4和14(填序号).
(6)图甲中13的功能是与有丝分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B.生物多样性锐减,是个别国家和地区的问题,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湖泊可以防洪蓄洪,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我国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请回答问题:
(1)红火蚁入侵华南某地后,由于缺少天敌、食物充足、气候适宜而迅速蔓延,短期内呈现出“J”型增长.由于地理隔离,多年后该种群与原分布地种群的基因库会出现差异,最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引起肌细胞收缩,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下表为实验测定的不同品级红火蚁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辛硫磷致死剂量的平均值.
品级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nmol/(min•头)]
辛硫磷的致死剂量
(ug/mL)
工蚁0.231.04
兵蚁0.352.06
有翅雄蚁0.057.38
有翅雌蚁14.8959.39
蚁后8.317.81
同一蚁巢中所有各品级的红火蚁统称为一个种群.喷洒辛硫磷后,红火蚁因肌肉持续收缩而死亡,推测辛硫磷可能的杀虫机理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难以被分解.有同学认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的红火蚁,需要施加的辛硫磷剂量越大,据表分析这个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不正确,因为有翅雄蚁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最低,但其致死剂量却很高.
(3)若红火蚁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曲线Ⅰ,则该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容纳量的时间是C点.
(4)在适宜温度、湿度等信息因素作用下,蚁后和雄蚁会进行交配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种群的繁衍(繁殖)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血糖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下列属于他血糖补充途径的是(  )
①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
②合成糖原
③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④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⑤氧化分解
⑥转化为非糖物质.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⑤⑥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C.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
D.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IAA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C.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压力过大会导致机体产生焦虑感,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如图为该生理过程中通过突触相连接的两个神经元.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刺激引起焦虑紧张时血液中多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改变,其中,刺激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是通过神经-体液(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2)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下,机体免疫能力减弱,原因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淋巴因子产生量减少,影响体液免疫;另外,会使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减缓,影响细胞免疫.
(3)若在图中a点箭头处施加适宜刺激,则该出膜外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该变化主要是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的.刺激后只能在b、c、d三个位点中的b和c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原因是b、c处能检测到的原因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处检测不到是因为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研究人员调查统计了某岛屿社鼠种群的种群数量和性别比,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调查社鼠种群数量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2)据图判断社鼠的繁殖高峰大约在春夏季之间,秋季社鼠的死亡率雌小于雄(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有人研究中了该岛屿茶园中社鼠的食性,在其胃容物中发现有茶籽、嫩枝叶、茶花、茶尺蠖幼虫和蛹等的残骸,据此可以判断,社鼠在茶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位于第二、三营养级.社鼠与茶尺蠖幼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4)多年跟踪研究发现,在社鼠种群密度低时雌鼠怀孕率高,种群密度高时雌鼠怀孕率低,进而对种群密度造成影响,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