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BamHⅠ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C. 同时用PstⅠ和HindⅢ酶切,加入DNA连接酶后可得到两种重组质粒

D. 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质粒和外源DNA分子都含有三种限制酶切点,即限制酶BamHⅠ、PstⅠ和Hind III,其中BamHⅠ切割位点在目的基因上,所以不能用该酶切割外源DNA了。用PstⅠ和Hind III酶切质粒切成两个片段,用PstⅠ和Hind III酶能将外源DNA切成三段,只有含目的基因的片段通过DNA连接酶与质粒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符合要求,而另一个重组质粒无目的基因,不符合要求,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其重组质粒是用PstⅠ和Hind III酶切割的,其中的Amp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已被破坏,不能抗氨苄青霉素。

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将产生一个切口,打开了2个磷酸二酯键,产生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A错误;由于目的基因中含有一个BamHⅠ的识别位点,若用BamHⅠ切割将破坏目的基因的结构,故B错误;目的基因两侧分别有PstⅠ和HindⅢ的识别位点,且质粒也含有二者的识别位点,同时用这两种酶切割时,目的基因与质粒之间有一种符合要求的连接方式和一种不符合要求的连接方式,故C正确;PstⅠ的识别位点位于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中,用PstⅠ切割后,导致该抗性基因被破坏,从而造成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不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特性,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n=7),繁殖过程中,合子(2n)先后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8个孢子排列在一个子囊中。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为某合子可能产生的三种子囊,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合子基因型为RrTt,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B.该合子产生的过程中,R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段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C.该合子产生任意一种子囊,都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D.该合子产生任意一种子囊,都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内氢元素的部分转移路径,其中[H]是还原型辅酶I或Ⅱ, 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③④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也都伴随ATP的合成

B. 图中③过程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该过程的产物还有丙酮酸

C. 图中②过程消耗高能磷酸化合物,[H]还原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

D. 图中④过程消耗氧气,释放较多的能童且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不同体液,A和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淋巴、①和②等构成了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若组织细胞是肝细胞,则物质B可以是葡萄糖、C02、甘油或肝糖原

C. ②中液体增多时会引起组织水肿,而液体增多的原因是淋巴管堵塞

D. 若图中组织细胞是物质A的靶细胞,则物质A可以定向运输至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Dd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该是(  )
A.1:1
B.3:1
C.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
D.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将一批大小和生理状态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 每组的操作及侧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m)。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豌豆体内各种激素都对豌豆侧芽的生长有调节作用

B. 分析甲组与丁组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C. 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 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存在统一性(
A.都具有细胞膜
B.都具有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
C.都具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
D.都具有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状况(如图),对这两种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状况可出现在减数分裂的同一时期

B. 乙状况可导致受精后的后代表现型的多样性

C. 甲状况产生的配子数量少于乙状况

D. 乙状况可引起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研究者进行的在不同光强度和温度组合下,对葡萄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甲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相对于适宜光强,强光均会抑制光合作用速率

B. 分析甲图、乙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光反应减弱

C. 在强光以及40 ℃条件下,胞间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高温破坏类囊体膜

D. 由该研究可知,在炎热的夏季,应该对葡萄叶片进行适当遮光处理以提高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