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下图1所示,图2、图3分别表示了干扰素基因及质粒的相关信息。

1)在图1治疗过程中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____(是/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步骤③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到上皮细胞是因为ES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图3,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实验所需的大量干扰素基因,研究人员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3′方向延伸,因此可以从下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_____________作为引物。若要将1个干扰素基因复制4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___个引物。

5)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_____________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检测。

【答案】 并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 发育的全能性 HindIIIPstIEcoRIPstI BC 30 绿色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目前已经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通常情况下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全能性越低,生殖细胞的全能性高于体细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高于植物细胞。

2.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EK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3.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在图1治疗过程中并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因为整个过程中并未发育成完整个体。

2)因为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所以在进行基因治疗时,选择ES细胞进行改造,即图1中的步骤

3)据图2、图3中的酶切位点分析可知,SamI不能选用,因为该酶的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内部,目的基因两端的酶切位点在质粒当中都包含,而且使用这些酶切割后依然能保留一种标记基因的存在,所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可以选择目的基因两端的酶切位点进行组合,据此可知,在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为HindIIIPstIEcoRIPstI

4)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时。由于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只能由5′3′方向延伸,又因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因此可以选为引物的单链DNA片段为BC。由于每个新合成的DNA单链中都需要有引物才能合成,因此,若要将1个干扰素基因复制4次,则需要加入的引物数量为24×2-2=30个。

5)由于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没有被破坏,因此,在进行筛选时,可用该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进行检测,据此可知,将步骤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时应选择发绿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因为发绿光的ES细胞意味着含有干扰素基因。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所以检测基因是否表达就是检测是否合成了相关的蛋白质,这里的蛋白质是指干扰素,应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进行检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及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在三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变化消耗CO2的测定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内有众多的基粒,从而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

2A点和B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5℃到10℃范围内,2倍光强下CO2消耗量逐渐上升,从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时图中自噬体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

B.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C.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均排除细胞外

D.溶酶体有识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______。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______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3)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______

4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

5)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在果酒制作时,为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所使用的试剂以及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

6)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___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回答:

1Rubisco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Rubisco酶既可催化C5CO2反应,也可催化C5O2反应,这与酶的专一性相矛盾,其“两面性”可能因为在不同环境中酶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其功能变化。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该产物进一步反应还需要______________(物质)。

3)夏季中午,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释放速率明显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

4)研究表明,光呼吸会消耗光合作用新形成有机物的1/4,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需降低光呼吸。小李同学提出了如下减弱光呼吸,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①适当降低温度;②适当提高CO2浓度;不能达到目的措施是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和场所两方面,列举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___________。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

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从a年到e年,______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其获得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需避光处理

B.②过程中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

C.③过程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图中脱毒苗和高产细胞系的获得都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的基因型不同

C.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

D.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结构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Ⅱ分析,人体缺碘时,XY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值

B.图Ⅰ中,B液和C液中均存在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C.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至少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D.图Ⅱ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调节过程需A液、B液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