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该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易失活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实验的变量是三氯化铁和或氧化氢酶的不同,即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因此本实验的结果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的高效性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福建省福州三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氨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片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 mL 3%H2O2溶液(如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

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越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_________

(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4)如果要利用下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暂不考虑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条件上需作如下变动:

①在各次实验中,清水的温度不同(如0℃、30℃、100℃等);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Ⅰ.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用以下图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过程中其它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忽略不计)。

供选的材料、试剂:酵母菌培养液、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5%NaOH溶液、蒸馏水、检测气压的密闭装置2套(如图所示)、恒温箱。
(1)提出问题:酵母菌进行什么样的呼吸方式?
(2)作出假设: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3)设计实验
①取两套该密闭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装置中加人质量分数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小杯中加入适量的5%NaOH溶液;乙装置中加入质量分数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各l mL,小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
③调节甲、乙装置,使U形管左右参考点高度相同。
④甲、乙装置均放入28℃恒温条件下培养,60min后记录U形管参考点高度的变化。
(4)根据假设,你预期会看见什么样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提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也可能产生了乳酸的假设,预期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生物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材料: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血浆、pH分别5.0、6.0、7.0、8.0的缓冲液、恒温培养箱、10%H2O2溶液、试管等。
步骤: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①加入血浆或缓冲液各2mL
血浆
pH5.0
缓冲液
pH6.0
缓冲液
pH7.0
缓冲液
pH8.0
缓冲液
②10%的过氧化氢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2 mL
③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④观察、记录各组气泡数量
 
 
 
 
 
请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试管;自变量为____,因变量为_____。
(2)如果右图表示的是在pH=7.0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请在图中画出氧气生成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1)和酶量增加一倍的时候过氧化氢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2)。

(3)如果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并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氨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片若干。[来源:ZXXK]

       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   

       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越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            

(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4)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暂不考虑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条件上需作如下变动:

 

①在各次实验中,清水的温度不同(如0℃、30℃、100℃等);

  ②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Ⅰ.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用以下图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过程中其它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忽略不计)。

供选的材料、试剂:酵母菌培养液、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5%NaOH溶液、蒸馏水、检测气压的密闭装置2套(如图所示)、恒温箱。

(1)提出问题:酵母菌进行什么样的呼吸方式?

(2)作出假设: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3)设计实验

 ①取两套该密闭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装置中加人质量分数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小杯中加入适量的5%NaOH溶液;乙装置中加入质量分数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各l mL,小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

③调节甲、乙装置,使U形管左右参考点高度相同。

④甲、乙装置均放入28℃恒温条件下培养,60min后记录U形管参考点高度的变化。

(4)根据假设,你预期会看见什么样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提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也可能产生了乳酸的假设,预期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生物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材料: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血浆、pH分别5.0、6.0、7.0、8.0的缓冲液、恒温培养箱、10%H2O2溶液、试管等。

步骤: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①加入血浆或缓冲液各2mL

血浆

pH5.0

缓冲液

pH6.0

缓冲液

pH7.0

缓冲液

pH8.0

缓冲液

②10%的过氧化氢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2 mL

③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④观察、记录各组气泡数量

 

 

 

 

 

请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试管;自变量为____,因变量为_____。

(2)如果右图表示的是在pH=7.0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请在图中画出氧气生成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1)和酶量增加一倍的时候过氧化氢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2)。

(3)如果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并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氨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片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   
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越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           
(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4)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暂不考虑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条件上需作如下变动:

①在各次实验中,清水的温度不同(如0℃、30℃、100℃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