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模拟达尔文向光性研究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与图3胚芽鞘尖端分别套不透光和透光小帽,说明感光部分在尖端

B.实验说明吲哚乙酸促进胚芽鞘尖端下一段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

C.实验说明生长素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不同

D.实验说明感受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答案】D

【解析】

据图图1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2胚芽鞘顶端戴上不透明的小帽,胚芽鞘直立生长;图3胚芽鞘顶端戴上透明的小帽,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4用不透明的套筒将顶端以下的部位戴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A、图2与图3对照的自变量是胚芽鞘的尖端是否接受单侧光照和小帽的不同,胚芽鞘向光弯曲可能是小帽本身的特点导致的的,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遮光的部位,不能说明吲哚乙酸在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作用效应,B错误;

C、该实验没有涉及生长素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的研究,C错误;

D、通过图2、图3、图4三组实验,可得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下部,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 pH 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 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 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 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 15~18 间。他们设置 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可用_____试剂鉴定。

②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可以表示蛋白 酶催化效率高低。

③实验结果如图 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昆虫有多对相对性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现让此昆虫的一只纯合灰身红眼雌性与一只纯合黑身白眼雄性进行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均为灰身红眼,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性∶黑身红眼雌性∶灰身红眼雄性∶灰身白眼雄性∶黑身红眼雄性∶黑身白眼雄性=623311。控制体色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此昆虫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

2)此昆虫控制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干中子二代中灰身红眼雌性个体与灰身红眼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则子三代中黑身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发现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性个体,研究发现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或_________________;如要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判断这只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原因(已知此昆虫体内缺乏眼色基因无法存活),则

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二分别表示 CO2 浓度和光照强度对突变型和野生型水稻光合速 率的影响曲线。请回答:

1)图一中的Ⅰ侧所示场所是_____________

2)图一中 ATP 合成酶每旋转一周合成 3 ATP,直接驱动 ATP 合成酶旋转的能力来自___________

3)据图二分析,当 CO2 浓度为 100ppm 时,突变型水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_________(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

4)据图二信息,比较突变型水稻和野生型水稻的生长速度并阐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验装置,U型管AB侧分别装入20 mL质量分数为5%的麦芽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在AB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观察两侧液面的 变化。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加入蔗糖酶前,两侧液面等高

B.加入蔗糖酶前,半透膜无水分子通过

C.加入蔗糖酶后,最终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D.该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在对胰腺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经典实验,请结合下图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图中ab代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

1)胰液分泌中有神经调节,如图所示。图中结构c______,该处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学术界已认识到胰液分泌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法国学者沃泰默在此基础上切断ab处的神经纤维之后,发现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肠腔内,仍能促进胰液分泌。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激素调节的假说,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稀盐酸小肠粘膜(注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稀盐酸+小肠黏膜研磨并获得提取液(注入)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由实验分析,在盐酸刺激作用下,提取液中含有____分泌的微量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对胰腺中的外分泌细胞起作用,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含量稳定在09g/L左右,原因是图示d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 等生理过程使血糖升高,机体维持该激素正常浓度的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

4)马拉松运动员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型曲线。

2 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______阶段开始,结果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调查该生态系统植物丰富度宜采用________法。

4)该森林中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四条食物链

B.图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一些动物也属于分解者

C.图中树、虫、鸟和蛇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D.真菌和鸟之间不仅具有捕食关系还具有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其中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物质成分,e为电子,数字表示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保卫细胞的细胞壁靠近气孔侧明显厚一点。请回答:

1)图甲光合作用产生的O2用该图中____(字母)表示,O2离开这个植物细胞,需要穿过的膜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据该图还可知ATP的形成与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跨膜运输有关。

2)图甲中物质H____________、物质G_______,若在夏季正中午由于光照太强,会因为图乙中的保卫细胞发生________引起气孔关闭,短时间内物质DF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3)迁移率(Rf)是指用于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分离的重要指标(迁移率=色素迁移距离/溶剂移动距离)。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分离常用______法,分离后迁移率最低的色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