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

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

C.物种A幼根的分生区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变,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重量减小,则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重量增加,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

A、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不变,说明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甲溶液是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A正确;

B、由图可知,马铃薯吸水能力要比物种A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B正确;

C、分生区细胞不含有大液泡,所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在乙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减少最大,说明乙浓度最大的,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等多种类型的新冠病毒疫苗都在研发当中。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一男子与新冠肺炎患者有接触史,在进行医学隔离期间,检查发现该男子血清中有相应的抗S蛋白抗体出现。某研究小组研制重组蛋白疫苗的简要操作流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1)疫苗研制实验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DNA连接酶,该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进行步骤②而将S蛋白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蛋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步骤⑥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具有病毒S蛋白的抗原特性,可进行相关实验检测,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的大量生产,需对导入表达载体A的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和纯化培养。如图是纯化过程中一个平板的菌落分布,该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

4)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意味着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将来不会成为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Ⅰ、某地因疫情变化管控升级,对境外或国内疫情重点地区来的人员,一律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做到凡进必检、不漏一人、万无一失。

Ⅱ、中国率先开启新冠疫苗二期临床研究,据研究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康复病人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下图为某机构研制疫苗的部分过程。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对疫情重点地区输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标记的目的基因做探针,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选择性扩增S基因需要的前提条件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过程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表达载体导入到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基因在培养的动物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

5)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动物细胞中表达的S蛋白与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几种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分泌蛋白时,甲将蛋白质运入内质网中进一步加工

B.乙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形成,其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

C.丙的内膜弯曲折叠增大膜面积,可以附着更多的催化细胞呼吸的酶

D.丁中的水解酶催化相关物质分解获得的产物,若对细胞有利,则可以被细胞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测定的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的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m kg,置于暗处4h后重,然后光照4h后重,则总光合速率为

D.若将图乙所示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 1),图 2 是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①~⑤代表反应过程,Ⅰ~Ⅷ代表物质。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少实验误差,空气泵泵入的气体中应去除_____。若将图中澄清石灰水改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不断通入相关气体的情况下,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

2)图1 丙试管中石蜡油的作用是____,使酵母菌进行图2 中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

3)图 2 中物质 II 的中文名称是____,酵母菌内催化该物质合成的酶分布于____

4)若用18O标记图 2 中的H2O,则图中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为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00万~300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

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是野生型酵母菌的突变菌株,其线粒体功能丧失,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科研人员为获得高产酒精的呼吸突变型酵母菌进行了相关研究。

1)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首先要通入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密封发酵要注意控制发酵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至少答出2个)。

2)为优化筛选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条件,研究人员设计了紫外线诱变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表中ABC分别是__________。据表中数据分析,最佳诱变处理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照射时间/min

A

15

15

20

20

20

25

25

25

照射剂量/W

12

15

17

12

15

B

12

15

17

照射距离/cm

18

20

22

20

22

18

22

18

C

筛出率/%

3

7

13

5

15

6

4

7

11

3TTC是无色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与足量的还原剂[H]反应生成红色物质。为筛选呼吸缺陷突变菌株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如果出现___________的菌落则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为检测该呼吸突变型酵母菌是否具备高产酒精的特性,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推测该呼吸缺陷型酵母菌__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作为酒精发酵菌种,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药物H是医学临床上治疗一种癌症的特效药。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最新研制由有机物A合成药物H的路线如图:

已知:;丁烯二酸酐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键线式为___B的化学名称为___

2)试剂1___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

3G的结构简式为___

4)反应①~⑦中,属于加成反应的共有___个;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WH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述条件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吸收峰的W的结构简式:___(写一种)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1molW能与3molNaOH完全反应

6)写出以CH2=CH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