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分子复制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以其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        B.DNA分子复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DNA分子复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复制的方式被称为全保留复制

 

【答案】

C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统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0分)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有一种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有具有了24条染色体。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样。子代体细胞中的24条染色体,按形态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萨顿立即想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他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由此假说                      
                      。萨顿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2)1909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为了研究白眼性状的遗传,他用红眼的雌果蝇与这只白眼的雄果蝇交配,子一代全为红眼。他将子一代中红眼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二代中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是3:1,就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来看,其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                 
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的性状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于是,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 
                                                                                  
摩尔根等人的设想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后来,他们又通过       等实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摩尔根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3)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结构模型。他所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广州市花都区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6分)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l:检测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得到下列数据(%):DNA含36.5,RNA含9.6,蛋白质含47.9,类脂和钙等含6.0.由此可以推知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实验2: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32P.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_______物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材料由       提供。
(3)实验3: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       结构模型。
(4)实验4: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总是高茎(Dd).如果让子一代高茎自交,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5: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是______________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广州市花都区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6分)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l:检测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得到下列数据(%):DNA含36.5,RNA含9.6,蛋白质含47.9,类脂和钙等含6.0.由此可以推知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实验2: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32P.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_______物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材料由        提供。

   (3)实验3: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        结构模型。

   (4)实验4: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总是高茎(Dd).如果让子一代高茎自交,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5: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是______________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广州市等四校联考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9分)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1: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32P。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物质。

(2)实验2: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结构模型。

(3)实验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都是____________。如果让子一代自交,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____     _________,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对上述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__________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最后检验演绎推理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

(4)实验4: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细胞有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陕西省会考题 题型:单选题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②DNA分子中互补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③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④在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 ⑤DNA分子的特异性与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无关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