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依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如图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I表示,起对照作用
B.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Ⅱ表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
C.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Ⅲ表示,其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但含量与正常人相同
D.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

【答案】C
【解析】解:A、正常人禁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因此图中曲线Ⅰ表示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其对照作用,A正确;

B、中枢性尿崩症注射抗利尿激素仍然能够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因此曲线Ⅱ可以表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B正确;

C、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肾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较正常人的偏高,C错误;

D、由于尿崩症患者排出的是低渗尿液,因此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D正确.

所以答案是: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Ⅰ、Ⅱ、Ⅲ、Ⅳ表示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是__________

(2)小麦种子中,物质X是_______,物质Ⅰ是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Ⅰ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_________

(4)图中Ⅲ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_________种。

(5)乳酸菌、草履虫、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步骤 组别

1

2

3

4

5

6

7

8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Ⅱ.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酶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Ⅳ.将相同温度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细胞中酶的作用机理是 , 合成酶的场所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2种).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一定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条件时,酶A完全失活
(4)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 . 原因是
(5)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之间设立较小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皮素(ET)是一种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内皮素主要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内皮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ETA是内皮素的主要受体,科研人员试图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实现ETA基因在细胞中高效表达,为后期ETA的体外研究奠定基础.其过程如图(图中SNAP基因是一种荧光蛋白基因,限制酶ApaⅠ的识别序列为CCCGGG,限制酶XhoⅠ的识别序列为CTCGAG).请分析回答:

(1)完成过程①需要的酶是;该酶催化的底物是
(2)过程③中,限制酶XhoⅠ切割DNA,使键断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 . 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
(3)过程④中需要酶,去构建重组质粒.过程⑥中,要用预先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容易吸收外界DNA的
(4)利用SNAP基因与ETA基因结合构成融合基因,目的是
(5)人皮肤黑色素细胞上有内皮素的特异受体,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刺激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增殖并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使黑色素急剧增加.美容时可以利用注射ETA达到美白祛斑效果,试解释原因:抑制了内皮素对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细胞中,对抗体进行加工的两种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动物的性腺细胞中合成性激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图一中的标号)。

(2)与图一细胞相比,图二细胞特有的两种细胞器是 _______(填标号)。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_________(“适合”或“不适合”)做还原糖鉴定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若图二代表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该有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填标号)。

(4)如果某细胞拥有图一和图二所有细胞结构,符合这一要求的细胞有__________

A. 念珠藻 B. 褐藻 C. 发菜 D.菠菜 E. 水绵 F. 黑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 B. 一个生物性状只能由1对基因控制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①⑤

B. 肌肉细胞吸收水——②④

C.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⑥

D. 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B. 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

C. 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能量供应不同的限制

D. 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的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  )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