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活的结核杆菌进入肺泡即被其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由于该菌有大量脂质,可抵抗溶菌酶而在巨噬细胞内继续繁殖。使巨噬细胞遭受破坏,释放出的大量菌体在肺泡内引起炎症。以下有关该病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结核杆菌的蛋白质在结核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

B. 结核杆菌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其结构与酵母菌相似

C. 巨噬细胞遭受破坏,释放大量菌体引起炎症属于细胞坏死

D. 结核杆菌的基因分布在环状DNA分子上,且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等物质

C. 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D. 肝组织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血液吸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HCO3﹣与HPO42﹣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pH维持7.35﹣7.45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排尿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 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B. 都有核糖体和DNA

C. 都有中心体和染色体 D.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用稍带些叶肉的菠菜下表皮加健那绿观察线粒体

B. 低温和秋水仙素可以通过抑制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而使染色体加倍

C. 提取色素时,没有无水乙醇,可用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代替

D. 用龙胆紫溶液对大蒜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能观察到染色体形态的动态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因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艾滋病疫苗制剂(减毒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身上试验失败。下图是艾滋病疫苗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编号代表细胞)

(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____________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2)上图中物质A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

(3)已注射该疫苗的老鼠再次接触HIV时,图中_____(填序号) 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4)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

①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

②第1组每只注射3 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注射3 mL________。

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HIV。

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和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C.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均是蛋白质

D.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种类均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理综生物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实验问题:

(1)实验一:科研人员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并将其放入测定仪内的生理盐水中保持活性,然后按图示顺序向生理盐水中依次加入相应物质,其中X物质不包括还原氢,从加入线粒体开始测定O2消耗速率,结果如图一。请据图分析:X物质表示________,图示4个区间(①~④)中,线粒体内有水生成的区间是________,一定有CO2产生的区间是________。

(2)实验二: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如图二所示,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发现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行到5 s时,发现14C还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0.5 s时C5的含量较高,若要降低其含量,可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AMP-PCP能与细胞膜上ATP跨膜受体蛋白结合,科研人员用AMP-PCP溶液处理菜豆叶片,测定其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随着AMP-PCP浓度增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 ,推测原因是AMP-PCP限制了ATP 运输到_________,导致气孔开放程度下降,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要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用__________溶液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实验组,以___________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对照进行实验,测定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作用速率。若实验组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均_________对照组,则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精子变形中,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 卵子形成时的两次分裂均在卵巢内完成,排出成熟卵子的过程即为排卵

C. 卵子是否释放第二极体是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

D. 只有获能的精子和发育成熟的卵子相遇才能发生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