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真核生物来说,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
(2)图中②的生理过程叫
 
;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
 
内.
(3)图中③的生理过程叫
 
;该过程需要在
 
的作用下才能进行.
(4)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填图中的标号).
(5)在人体内不存在中心法则中的过程
 
(填图中的标号)该过程的发现,说明
 
也可做为生物的遗传物质.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表示DNA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④表示RNA的复制;⑤表示翻译过程.其中③和④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
解答: 解:(1)①是DNA的复制过程,对于真核生物来说,该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图中②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
(3)图中③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4)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因此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⑤.
(5)③、④在正常人体内不存在,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③、④过程的发现说明RNA也可做为生物的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转录  细胞核
(3)逆转录  逆转录酶
(4)⑤
(5)③、④RNA
点评:本题结合中心法则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明确③、④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过程、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①、③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②、④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①~④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在下图所示的实验条件下,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号试管都呈蓝色
B、④号试管内呈砖红色
C、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D、若在②试管中将斐林试剂替换为双缩脲试剂,则可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②它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的   ③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④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蛋白质转运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
 
具有疏水性和
 
具有专一性.
(2)据图可知,细胞膜成分更新所需的物质直接由
 
运输,该结构在细胞内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过程,验证了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特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由此推测人体缺硒时受损程度最小的是
 
(填序号).
①癌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胰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膜主要对
 
具有通透性,造成
 
,使膜外阳离子浓度
 
(高于或低于或等于)膜内.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是
 

(4)如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的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多肽的合成过程.
(1)该图表示的是遗传信息的
 
过程.
(2)此图中含有
 
种核苷酸,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①
 

(3)多肽中氨基酸特定的排列顺序是由①②③中
 
的碱基顺序决定的.
(4)此多肽链中的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A.CAG               B.GTC              
C.GUC              D.CUG
(5)上述多肽合成的过程中,如果赖氨酸被天冬酰胺所替代,其根本原因应是
 
中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图甲).
资料二: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乙).
注:两资料的实验均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1)据图甲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据图甲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3)图乙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
 
,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
 
.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非糯性(T)非糯性(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有人用纯种高秆非糯性水稻和矮秆糯性水稻,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步骤如下所示
P:DDTT×ddtt
F1:DdTt
F1花粉
幼苗
ddTT植株
(1)①②③④中需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2)④过程表示育种过程中的幼苗必须用
 
处理,原因是花粉培养出的幼苗均为
 
倍体,具有
 
的特点.
(3)用上述亲本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还可以采用
 
育种的方法.操作步骤的不同之处在于得到F1之后应
 

(4)已知非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紫红色.取上述F1水稻的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一半呈现蓝黑色,另一半呈现紫红色.该实验的结果验证了
 
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线粒体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