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新发现,溶菌酶竟能“对战”幽门螺杆菌。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具有杀菌作用,它由129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折叠而成(如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菌酶就是溶酶体产生的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的物质

B.溶菌酶在形成过程中脱去了128个水分子

C.溶菌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A

【解析】

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A、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溶菌酶本质为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

B、从图形看出,溶菌酶由129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折叠而成,则在形成过程中脱去了1291128个水分子,B正确;

C、溶菌酶是一条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分子,故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

D、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番茄的紫茎和绿茎(Aa)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Bb)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实验二

紫茎缺刻叶③×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紫茎和绿茎、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

2)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理论上,实验二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

3)取实验二子代中一株绿茎缺刻叶植株,欲确定其是否为纯合子。请写出最简单的实验思路和预期的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的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雄果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属于二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组别

醋酸铅溶液浓度 /g·L-1

脑组织铅含量 /g Gprot-1

AchE活性/U·mgprot-1

到达原平台水

域时间/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

请回答: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通过该指标可判断④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其可能原因是:脑组织铅含量增高,导致Ach水解速度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弱。

2)已知大鼠能够到达原平台水域是由于形成了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若对大鼠的神经纤维进行切断、麻醉等处理,就会发生传导阻滞或丧失传导功能等现象,由此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3)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高等生物体内发生的翻译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均不同

B.每种丙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图中密码子CGA正在发生碱基配对现象

D.图中丁为mRNA,其沿着核糖体逐渐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几种细胞及其分泌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激素b弥散在全身体液中,但只对甲状腺细胞起作用

C.当人体内缺乏碘元素时,会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

D.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体内激素c减少,兴奋性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来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羽毛表现为白色。某研究小组用两个纯合白色个体为亲本进行了如下实验,发现F2中黑色羽毛来航鸡的雌雄个体数均保持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白色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若将F1与基因型为隐性纯合的个体进行交配,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该交配方式称为___________

3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若将F2黑色个体进行自由交配得F3,则F3中杂合子占________,黑色个体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先天性夜盲症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X染色体的CACNA1F基因编码视杆细胞 的钙通道蛋白,若该基因突变则导致视杆细胞释放谷氨酸(神经递质)减少引起静止性夜盲症 常染色体上的GRM6基因编码的是谷氨酸受体蛋白,该基因突变则患进行性夜盲症。图甲、乙 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且两家族成员之间不含另外一个家族的致病基因。根据 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家族出现的是_____夜盲症,甲、乙两个家族所患夜盲症均具有_____遗传的特点,除此以外,甲家族的夜盲症还具有_____遗传的特点。

2)甲家族Ⅲ﹣1与乙家族Ⅲ﹣2结婚,所生孩子患夜盲症的概率是_____。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 的有效手段,甲家族Ⅲ﹣2与乙家族Ⅲ﹣4结婚,_____需要不需要)对胎儿是 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行筛查,其理由是_____

3)先天性夜盲症体现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关系:_____(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B细胞内K +浓度为细胞外的28倍,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与神经细胞一样,都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下图所示。细胞内ATP浓度增加,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此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触发了 Ca2+大量内流,使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进而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该过程中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

2)胰岛B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由_____________形成的小泡中。机体胰岛素浓度升高会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多,其意义是促进靶细胞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如果将正常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mmo1/L葡萄糖(低糖组)和16 7mmo1/L 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发现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

4)胰岛分泌的与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方面起拮抗作用的激素叫做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从而升高血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