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生长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的体色黄与黑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且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发育。让体色、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交配,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在子一代总数中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中黑色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体色性状的遗传,让子一代中全部的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雌果蝇产生的卵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其理论上的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子一代中黑色红眼的纯合雌果蝇与黄色白眼的雄果蝇为亲体进行一次杂交实验的过程。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l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肝癌、直肠癌等的多种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其主要机理是M1的选择性攻击依赖于对ZAP蛋白缺失的识别,而人类的癌细胞广泛缺乏ZAP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B. ZAP蛋白是由天然病毒Ml的遗传物质在癌细胞中控制合成的

C.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 正常细跑有ZAP蛋白可能使天然病毒Ml对其无毒副作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9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上述试验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和______性的特点。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______(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下图是正常叶舌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酪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UCA、UCG,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UAU,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研究发现,某突变株的形成是由于该片段______处(填“1”或“2”)的C∥G替换成了A∥T,结果导致基因表达时______而使蛋白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3)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结籽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______。

(4)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可选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

①若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

②若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9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A. 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 开花后套袋

C.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9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人体的细胞可以分为600多种不同的类型。产生不同类型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9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会形成

A. 2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B. 2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C. 4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D. 4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一(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高等植物拟南芥就幸运地当选为“植物航天员”。多年来围绕拟南芥的相关研究很多,尤其是对于拟南芥转基因研究非常热门,当前拟南芥转基因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在拟南芥搭载升空前植物学家预先用转基因技术给拟南芥的体细胞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标记。

(1)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取自某种植物的cDNA文库。若想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需用到_______________技术,其条件除了原料、能量、模板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杆菌转化法中Ti质粒的T-DNA(可转移的DNA)可整合到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上,所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DNA序列中,该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采用___________技术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是否插入到拟南芥基因组中,若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拟南芥细胞培育出完整植株,需要运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染色体变异时DNA分子的结构不一定改变

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一定相等

D.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或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