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②④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分离、鉴别的营养基础,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及培养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及琼脂

B.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都要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C. 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D.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以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酸雨对大豆种子 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__________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各组种子的实验应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

(3)分析5-7天种子中ATP含量降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_________阻碍大豆种子的萌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实验材料选择正确的是

A. 进行还原糖检测时,可选用的理想材料有葡萄、草莓等,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

B. 利用8%的HCl处理口腔上皮细胞,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开,随后需用蒸馏水冲洗

C.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可以用于制备细胞膜,但不可以用于观察有丝分裂

D. 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会变亮,此时应缩小光圈,防止光线过强影响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水培法是研究植物代谢的主要方法,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

(1)利用洋葱幼苗能完成的实验包括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

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③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④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⑤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图甲装置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但实验者发现幼苗在培养初正常,一段时间后出现萎蔫现象。他认为可能是幼苗吸水比吸收无机盐要________(快/慢),导致溶液浓度__________(升高/下降),细胞吸水困难,但仍在蒸腾失水。

(3)利用水培法,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CO2充足)栽培某植物,其他条件适宜时,得到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乙图。

①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大约是第________h时,第8h该植物干重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第6h该植物干重。

②若在第4h给容器中一次性通入少量O2,呼吸速率将____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此时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亮氨酸的R基为—C4H9,缬氨酸的R基为—C3H7,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原子个数的比为

A.11∶24 B.9∶18 C.11∶22 D.10∶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树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癌效果。下面是几种生物合成紫杉醇的方法,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利用微型繁殖技术大量生产红豆杉幼苗,则该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无机营养成分、有机营养成分、琼脂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红豆杉的形成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能合成紫杉醇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尝试利用PCR技术从太平洋红豆杉中获取相关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完成转化过程。PCR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将该目的基因导入受体菌时,常利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___________,从而完成转化过程。若重组大肠杆菌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扩散到水体或土壤后,可引发_________安全问题。

(3)为了培养能产生紫杉醇的红豆杉-柴胡植株,科研人员将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和柴胡的愈伤组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获得有活力的____________,在用诱导剂____________使其融合,最后选择能够高效合成紫杉醇的杂交细胞进行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C、D4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是B和C,提取样品的样点是A和D

B. 点样的要求是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圆点要小,每次点样时滤纸都要干燥

C. 在图中的层析谱中,①和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其他色素和杂质、β-胡萝卜素

D. 该层析的目的是β-胡萝卜素的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二模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进入冬季,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 _____ 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 _________分解为 __________ 。

(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 ___________ ,从而得到单个菌落,再采用 __________ 方法进行鉴定,得到右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__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

(4)图中所示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 ______ 培养基。

(5)为探究催腐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秸秆平验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说出其中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