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以下四种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是细胞中合成脂质的场所B. 高等动植物细胞中一般都具有乙

C. 成熟植物细胞中的水主要储存在丙中D. 丁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1、线粒体:双层膜结构;短棒状;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部分的能量;新陈代谢越旺盛的部位,线粒体含量越多;动植物细胞都有。

2、叶绿体:双层膜结构;椭球形;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一般分布在植物叶肉细胞中。

3、内质网:单层膜围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结构。 粗面内质网上分布有核糖体,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运输; 滑面内质网上无核糖体,主要参与糖类和脂质的合成,动植物细胞内都有。

4、高尔基体:单层膜;囊状结构+囊泡;动植物细胞都有,动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进一步加工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有,在真核细胞中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

6、中心体:无膜结构(微管蛋白构成),由两个垂直的中心粒构成,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单层膜围成的泡状结构,占据植物细胞的90% 主要起调节细胞内渗透平衡和维持细胞形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8、溶酶体:单层膜围成的囊状结构,溶解细菌和受损伤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内都有。

识图分析可知,甲为内质网,是细胞中合成脂质的场所, A正确;乙为高尔基体,在高等动植物细胞中一般都具有, B正确;丙为大液泡,成熟植物细胞中的水主要储存在大液泡中, C正确;丁为中心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 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 t2时酶失去活性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下降

B.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C.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

D.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鹰为最高营养级

B.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若由于某种原因鼠全部灭亡,则该生态系统中鹰种群的最大容纳量会降低

D.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图甲,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A组细胞中染色体:DNA=1:2或1:1

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4,类囊体外pH8,在有ADPPi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A应在黑暗中进行,结果表明:H+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类囊体膜

B应在光照下进行,结果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色素吸收的光能

C应在黑暗中进行,结果支持: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

D应在光照下进行,结果表明:光反应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神经细胞膜、肌肉细胞膜两侧离子的分布不平衡。下表表示的是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大小(单位:mmol/L

离子种类

Na

K

其他阳离子

其他阴离子

细胞内部

10

140

a

c

细胞外部

150

4

b

d

1)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________来维持。

2)研究发现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据此可推导出细胞内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能维持上述水平,其主要的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了离子的出入。

4)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对NaK的通透性情况。

①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

②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薄荷可产生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用于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通过基因工程可制备含EβF合成酶基因的转基因抗蚜麦。请回答问题:

(1) 薄荷利用EβF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

(2) 若利用PCR技术获取EβF合成酶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________、模板序列、原料及两种________。如果提取到薄荷细胞中EβF合成酶的mRNA,则可用________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3) 研究者利用4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 Ⅰ切割产生的末端应与质粒上________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

后,该连接点______(/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

   

(4)根据题意,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抗蚜麦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属于转基因抗蚜麦推广种植后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是________

A. 小麦不再感染蚜虫 B. 目的基因向其他生物扩散

C. 减少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 D. 改变现有生态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