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B.均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

C.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点燃后产生的中的大量元素有NPSCaFeZn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关知识,据图示可知,①为种子晒干的过程,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

A、据分析可知,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故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A正确;

B、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结合水被破坏,故②不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B错误;
C、③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
D、点燃后产生的③中的大量元素有NPSCa,而FeZn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

(2)一只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

(3)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属于自养生物的是__________,不含有染色体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填字母)。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_(填“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鹦鹉羽毛的颜色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其遗传机理如图。现有多组绿色雄鹦鹉与白色雌鹦鹉杂交(正交),后代雌、雄鹦鹉的羽毛均为绿色;反交后代中,雄鹦鹉羽毛均为绿色,雌鹦鹉羽毛均为蓝色。回答下列问题。

(1)由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机理可知,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正交亲本中绿色雄鹦鹉和白色雌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鹦鹉蓝色羽毛出现白色斑点,是由于_____________

(3)养鸟专家在配制鹦鹉饲料时,发现含某微量元素的3号饲料会抑制黄色物质的合成,使黄羽变为白羽。现有3号饲料长期饲喂的一只蓝色雄鹦鹉和正常饲料喂养的各种雌鹦鹉,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蓝色雄鹦鹉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丝状温度敏感蛋白(FtsZ)是细菌中一种含量丰富且结构稳定的蛋白质,几乎存在于所有病原细菌中。FtsZ也是一种GTP酶,有一个GTP(三磷酸鸟苷)的结合位点,在GTP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在分裂细菌中间部位聚集成Z环,Z环不断收缩,引导细菌的细胞分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GTP的分子结构类似于ATP,含有__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也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下图1表示利用荧光散射法测定FtsZ蛋白在体外的聚集程度。当加入___________时,FtsZ蛋白迅速聚集,由此可见,FtsZ在体外依然具备__________功能。由于BSA不会在GTP的诱导下发生聚合反应,故实验选其作为___________

3)下面两组实验研究温度对FtsZ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一: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30℃、37℃、45℃、50℃、55℃,同时加入等量GTP混匀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见图2

实验二: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30℃、3745℃、50℃、55℃保温2h,然后加入等量GTP混匀,置于37℃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见图3

37℃不一定是FtsZ酶的最适温度,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其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实验二处理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温度高于45℃时,酶的活性迅速丧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CAR-T 是一种免疫细胞疗法,通过改造人体自身的免疫 T 细胞,实现对癌细胞精确化、个体化的治疗。下图是该疗法的原理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疗法的第一步需要从患者机体采血,分离出 T 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 (仪器)中保温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添加糖、氨基酸等必要的营养成分外,往往还添加动物血清,原因是 _________

2)然后,在体外利用一种树突状细胞(可以呈递癌细胞抗原的一种吞噬细胞),将 T 细胞激活,使其增殖并分化为________

3)理论上,构建的基因组文库中含有生物的 ______基因。在体外利用 DNA 重组技术,将编码癌细胞抗原受体(AR)的基因插入到某种病毒的 DNA 中,使病毒作为 AR ____________,在感染激活的 T 细胞时,将 AR 基因整合到 T 细胞的_____ 中。

4T 细胞表面嵌合了 AR,就成为 CAR-T 细胞,通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检测AR 基因是否在 T 细胞中转录成功。CAR-T 再经过必要的质量检测,回输至患者体内,该方法采用的是自身 T 细胞,而不用异体 T 细胞,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 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 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 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方法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实验中,“质”和 “壁”分别是指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结构。

2)假知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过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死亡。

3)该同学在步骤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与酶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有关的问题:

(1)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判断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表示检测某种碱性蛋白酶去污力的实验结果曲线,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时加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约是_____ %。

(3)某植物的花中含有油性物质A、果肉中含有物质B。物质A是易挥发、难溶于水的无色物质;物质B是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受潮易分解的有色物质。

①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提取物质A是_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确定能否”)利用水中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B_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确定能否”)使用萃取法提取,提取物质B时应选用________(填“干燥”或“新鲜”)的果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