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D.蔡斯等人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B正确;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蔡斯等人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自CO2

C.在类囊体上能产生还原剂和O2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下列对各种组合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组合一中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B.组合三中两亲本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AaBB

C.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

D.组合二亲本一定是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A. 辛西娅一定含有CHONPS6种元素

B. 辛西娅至少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6种化合物

C. 辛西娅的诞生说明DNA能够直接控制生命活动

D. 膜的作用是将辛西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 B. 苏丹染液脂肪红色

C. 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 D. 碘液淀粉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

B.体内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生物体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某人在沙漠中多日滴水未进,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内环境渗透压可能发生大幅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