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分)实验误差是高中生做实验时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2)若利用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3)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时,将甘蔗组织制成甘蔗汁,向其中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试管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       

 

【答案】

(1)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CuSO4)液过量

(2)换用平面镜或使用小光圈使视野变暗(答对一点即得分)

(3)甘蔗中含有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还原性糖

(4)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或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解析】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再滴加3-4点双缩脲试剂B液,而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导致CuSO4过量,把紫色掩盖了,呈现了蓝色的CuSO4;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液泡无色,不容易观察,此时可适当缩小亮度,利用液泡透过的光线较弱而出现较暗的区域来观察;甘蔗组织本身含的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加入斐林试剂加热也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色素提取液是正常的,应是分离色素不规范导致的,可能是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或者没等干燥后再划线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化合物的鉴定,色素提取和分离等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山西省临汾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Ⅰ. (共8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下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                         

Ⅱ.(共7分)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 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临汾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Ⅰ. (共8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下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                         
Ⅱ.(共7分)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