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詹姆斯罗斯曼等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荣获201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他们的观点是:“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有关囊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浆细胞中囊泡膜经过融合不断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B.胰岛素借助囊泡进行精确运输并最终释放到内环境

C.囊泡运输机制出错可能导致神经、免疫等系统疾病

D.动物细胞中的核糖体是与囊泡的产生无关的细胞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胰岛素和抗体均属于分泌蛋白,其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分泌小泡,移向细胞膜,通过膜的外排作用,将胰岛素或抗体分泌到细胞外的组织液中,进而进入血浆.

2、胞吞时,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向细胞内运输物质.

解:A、浆细胞可产生分泌蛋白抗体,以胞吐的形式排出,故囊泡膜经过融合不断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

B、胰岛素为分泌蛋白,借助囊泡进行精确运输并最终释放到内环境,B正确;

C、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分泌和运输均通过囊泡,故囊泡运输机制出错可能导致神经、免疫等系统疾病,C正确;

D、动物细胞中的核糖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与囊泡的产生有关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 )

A.肌细胞合成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

D.胰岛β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需要始终保持细胞的活性和结构完整性的是( )

A.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 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

D. 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但恢复力稳定性低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

C.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开放、自我调节能力强,而且人类起主导作用

D.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2

﹣3

﹣4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3

+3

+3

+2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9℃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不相等

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生物多样性升高

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在草地遭受火灾后第二年春天重新形成草地,属于次生演替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从萤火虫体内分离得到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有氧条件下,只要再加入一定量的ATP,荧光素就能发出对应强度的荧光.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是ATP

B.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可用于ATP的定量检测

C.有氧条件是为确保需氧呼吸供能

D.在发光过程中荧光素酶会与荧光素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以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与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2H4O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为40%

B. 甲和由甲生成的羧酸与醇三者均可溶于水

C. 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D. 乙和甲的最简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

A. 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 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C. 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 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