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两种遗传病(简称甲病、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

有甲病

无乙病

无甲病

有乙病

有甲病

有乙病

无甲病

无乙病

男性

280

245

5

4470

女性

281

16

2

4701

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数据计算所调查的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是___________。乙病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从基因及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角度分析,共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分析发现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无病且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妻子正常,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孩和一个患乙病的男孩,假设与甲病相关的基因为Aa,与乙病相关的基因为Bb,则这对夫妇中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该患病男孩的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可在染色体上画“●”来代表基因)

______

【答案】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 5. 68% 乙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XBXb

【解析】

分析表格:患甲病的男性有280+5=285,患甲病的女性有281+2=283,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基本相同,甲病的发病与性别没有关系,甲病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患乙病的男性有245+16=261,患乙病的女性有16+2=18,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乙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1)分析表格:患甲病的男性有280+5=285,患甲病的女性有281+2=283,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基本相同,甲病的发病与性别没有关系,甲病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2)据表数据计算所调查的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是(285+283)÷(280+245+5+4470+

281+16+2+4701=5.68%。乙病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从基因及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角度分析,共最可能的原因是乙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丈夫无病且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妻子正常,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孩和一个患乙病的男孩,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与甲病相关的基因为Aa,与乙病相关的基因为Bb,患甲病的女孩基因型为aa,患乙病的男孩基因型为XbY,则这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Xb。患病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萝是一种阴生植物,生命力顽强,因其叶子四季常绿而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将其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开展实验探究。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表示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_________表示,也可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__________表示。

3)图甲中,若全天的呼吸强度不变,当维持光照强度为6klx时,该植物一天中至少需要________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

4)若将图甲曲线改绘为小麦(阳生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c点的位置应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丙中当室内的CO2浓度位于g点时,在下图所示方框内标示出此时绿萝植株叶肉细胞内气体移动的生理状态。(只需用“”标示出气体移动路径即可)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理活动具有双向性的有几项

生长素在胚芽鞘的极性运输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运输

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活细胞中ATPADP间的转化

肝细胞内葡萄糖和糖原的转化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拟南芥是生理学研究模式植物,为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用拟南芥植株开展实验,对多组植株施加不同浓度的IAABR,测量统计主根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IAA浓度

B. B点之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BR促进主根生长作用逐渐加强

C. 通过本实验无法反映IAA作用的两重性

D. 外源IAA浓度为0时,I组主根长度大于Ⅱ组,原因可能是BR抑制了IAA的生理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染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而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烧.图1表示某发烧病人体温测量记录图,图2表示此过程中的部分调节途径示意图,AB代表器官;请回答.

1)图1,AB段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_____(上移/不变/下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____________(填炎热寒冷)刺激, BC段时,病人的产热量___(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

2)图2体温调节中,汗腺立毛肌骨骼肌等和分布于其上的神经末梢等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其中骨骼肌为主要的产热结构,它的活动受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分子的影响

3AB分泌激素的调节属于_____调节(神经/体液/神经-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_mo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______mol/L

2)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能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的是图__________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处。

3)为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分,可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ABC三组,其中BC组分别按下图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作为实验组,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弯曲情况。实验应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B.曲线b表示糖尿病人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C.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

D.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电流计的电极均置于膜外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给予适宜刺激,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b点给予适宜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e点给予适宜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调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防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过度严重的重要决策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某种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中①所示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变为图中③所示类型

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中②所示类型时,种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