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c、d激素分泌增多,可协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图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e是抗利尿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要增加产热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含量都会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①正确;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增加产热,②错误;下丘脑有体温调节的中枢,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③错误;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还能合成与分泌e(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于原尿的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降低体内渗透压,④正确;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使得产热量增加,两者表现为协同关系,⑤正确;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接受传出神经的支配,均为效应器,⑥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④⑤,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体液的四种成分,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①②③④之间可相互转化

B. 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溶菌酶等都是①的成分

C. ①和②之间成分的主要差异是蛋白质含量

D. ③中液体成分在人体中所占比例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B. 患者体内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C. 为防止脱水需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

D. 患者内环境中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 和③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 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 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ATP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①~③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②③两种运输方式借助了载体,载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2)①~③表示物质跨膜的几种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属于自由扩散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3)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的呼吸作用。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_(填写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4)某中学的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ATP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设计了一个实验:

①用小刀逐个将萤火虫(数十只)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放在培养皿中,并干燥3h。

②将干燥后的发光器放在研钵中研成粉末。

③将粉末分成两等份,装入甲、乙两只无色透明的小药瓶中,再分别滴入几滴蒸馏水,使之混合。

④在黑暗处观察到甲、乙两瓶中都有淡黄色荧光出现,1min后,荧光消失了。

请回答:①已知甲、乙两瓶的发光器粉末中存在有少量的ATP和相关的酶,与蒸馏水混合后出现荧光,是因为ATP发生______反应,其中的________能量转化为_________,因此出现荧光。1min后,荧光为什么又会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接着在甲、乙两瓶中分别加入葡萄糖液和ATP溶液后,甲瓶不会出现荧光现象,乙瓶会出现荧光,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B.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C.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D.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R基上的氨基是15个

B. 图乙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此图所反映的某性原细胞分裂后能形成三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C. 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 图丁中a、b曲线分别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小鼠及离体细胞的耗氧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生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胞吞、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动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图一可推测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动物最多时可以产生8种配子

B. 形成图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了分裂

C.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只发生在BC段

D. 图一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