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的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物质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1)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
 
通过
 
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内填序号)
(2)上述有机物(若每种只取一个)合成的直链多肽含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称为
 
肽,合成的直链多肽可能有
 
种.
(3)实验中,若检测到某一直链多肽含2012个N原子,则该多肽最多含有
 
个肽键.肽键的化学结构式是
 

(4)如果得到的蛋白质的肽链(若只一条)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
 
,就可以改变该蛋白质的性质.
(5)实验结果分析,培养液中生成了多种产物,这说明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
 
,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专题: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
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只有①③⑤中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所以①③⑤能在核糖体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合成多肽.
(2)由于只有③中含有2个羧基,所以这3种氨基酸合成的直链多肽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称为三肽.合成的直链多肽可能有
C
2
3
=6种.
(3)由于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根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某一直链多肽含2012个N原子,则该多肽最多含有2012个氨基酸,含有2011个肽键.肽键的化学结构式是-CO-NH-.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由于蛋白质的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所以改变其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就可以改变该蛋白质的性质.
(5)实验结果分析,培养液中生成了多种产物,这说明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①③⑤]氨基酸   脱水缩合
(2)1         2       三      6
(3)2011-CO-NH-
(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
(5)多样性     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点评:本题考查氨基酸结构及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①葡萄糖  ②蛋白质  ③无机盐  ④氨基酸.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细菌内蛋白质含32S,DNA含31P,用该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  )
A、外壳内有35S和32S,核心内只有32P
B、外壳内有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C、外壳内有35S和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D、外壳内只有32S,核心内都含有31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生产转基因动物方面具有极大的科研及应用价值.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滋养层上,并加入
 
、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滋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入抗生素是为了
 
,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中,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
 
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
 

(3)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将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
 

(4)通过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蛋白质产品,可以确定该小鼠体内是否成功发生了基因的同源重组.这种检测方法是
 

(5)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有
 
(写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l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均保持在25℃.结果如表: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胚根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的影响.
(2)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的原因是
 

(3)为什么要以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4)胚芽、胚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分析回答有关科学发现中的问题:
(1)孟德尔在运用法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在对
 
现象分析中,提出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其共同的、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为是同一个生物个体内的几个细胞图象,请识图作答:

(1)上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A细胞的名称是
 
,C细胞的名称是
 

(2)在图中所示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数量为8的是
 
.(填入相应图形的序号)
(3)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4)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5)该动物细胞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A图中发生的染色体的行为是
 
,这也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以通过改变浓度的办法来作为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B、脂肪的鉴定必须使用显微镜
C、检测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斐林试剂乙液
D、检测淀粉时,碘液加入越多蓝色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