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①双缩脲试剂A、B液与蛋白质样液混匀后,将试管水浴加热;溶液呈紫色。

②用甲基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下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澄清石灰水鉴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石灰水变混浊一定是有氧呼吸。

④用低温处理生长的大蒜根尖;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视网膜母细胞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式中,碱基的种类和核苷酸的种类数分别是( )

A. 6种和6种

B. 5种和5种

C. 4种和8种

D. 5种和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植物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细胞器是 ( )

A. 内质网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春末晴朗白天,重庆某蔬菜基地规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如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C3或C5);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________(深或浅)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用于CO2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__________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形成ATP时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绿色植物叶绿体内,形成ATP的过程需要光照

D.ADP与ATP相互转化,使细胞内ATP大量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酒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浑浊,加入少量菠萝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防止浑浊,而加氨基酸氧化酶等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

A. 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 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C.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融合PCR技术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连接起来的方法,其过程如下图1所示。下图2是中间载体1和中间载体2(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成)构建成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示意图(限制酶酶切位点标注于载体外侧),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通过与叶绿体基因的同源重组,将目的基因整合于叶绿体DNA上的特定位点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第一阶段中PCR至少进行____________次循环,才能获得双链等长的DNA,第二阶段中引物2与引物3部分碱基的____________关系使得两DNA能成功“搭桥”连接起来。

(2)若通过融合PCR技术将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拼接起来,需要设计__________种引物,其中能够起着“搭桥”作用的引物有__________种。

(3)图2中需使用_________________(填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两中间载体构建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途中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上未标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

(4)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中____________(填基因)能使目的基因准确插入叶绿体DNA上的特定位点上。与利用农杆菌转化法相比,利用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中的优点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