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该生物某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 1所示细胞在图3中所处时期是AB段;图3CD段变化是着丝点分裂.

C. 4中,⑤与⑥细胞核DNA相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D. 4中,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答案】C

【解析】

图1、图2为有丝分裂过程,图1细胞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细胞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因为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因为后期着丝点的分裂。 图4中a过程为细胞生长,b为有丝分裂,c为细胞分化。

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3中BC段,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图4中c过程为细胞分化,遗传物质不改变,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C正确;图示4中a为细胞生长,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比值)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其形成过程未经人为调控;A细胞到单核细胞、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PU、GATA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的调控因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中,染色体组数目发生倍增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长期培养胚胎干细胞,需建立一种培养体系,可按过程③操作。首先在培养皿底部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饲养层,当饲养层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增殖。此时,理论上培养皿底部形成的细胞层数为___________。然后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进行培养,由此推测,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抑制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3)若要使血红细胞前体直接转变成单核细胞,则可行的人为调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A图表示温度对植物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B图表示氧分压对大麦根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表明,温度超过了35℃时,随着温度的增高,根吸收两种离子的量都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呼吸作用下降,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从而使离子的吸收量下降。

(2)B图表明,当氧分压增高时,根吸收离子的量___________,同时,细胞中的糖浓度__________,此时糖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被分解,为离子的___________(填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提供能量。

(3)即便是温度和氧分压等条件相同时,根细胞对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吸收量还是不同,这种吸收量上的差异与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马齿苋多糖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从而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且在一定范围内,其作用效果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现通过如下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材料及用具:马齿苋多糖(已配置成低、中、高浓度)、生理盐水、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饲料等。

(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

:12小时禁食后的雄性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的能升血糖的四氧嘧啶溶液,72小时后測量空腹血糖,血糖值大于11.1mol/L者即为糖尿病动物模型。

1)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作不做要求。实验数据每周测一次,连续记录4次,) ___________

2)画出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随时间变化曲线___________

3用尿糖试纸检测正常小鼠的尿液,试纸呈_____色。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些糖尿病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均持高不下,推测很可能与____________受损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等植物并非所有细胞均存在上述五种结构

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都需要①②③⑤的参与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不需染色,观察②常用甲基绿染色

D.①③的膜成分在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能发生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1中曲线Ⅲ所对应的温度为图2中的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中曲线Ⅰ、Ⅱ所对应的温度都高于m

B.曲线Ⅰ对应的温度比曲线Ⅱ对应的更接近该酶的最适温度

C.适当升高曲线Ⅰ对应的温度,B点将右移,A点将上移

D.适当增加曲线Ⅱ的酶浓度,C点将左移,A点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由此可知 (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转运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D.NaK泵只对维持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个体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情况,已知甲为正常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3T4为人体仅有的两种含碘激素B. 若乙为婴儿,则可能会患呆小病

C. 甲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乙低D. 乙的T3T4含量对下丘脑活动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酒精发酵阶段,若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在溶化海藻酸钠时要进行________;酒精发酵过程中,发酵缸要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2)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菌密度变化,趋势如上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 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 ________________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3)下图表示温度、乙醇浓度对该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

①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变为_____,再将其转变为醋酸。

②研究不同酒精浓度下的最高产酸量时,最好把温度控制为____℃。

③酒精发酵后检测酒精浓度,将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调节到_____左右才接种醋酸菌。

④为检测发酵过程中醋酸菌数量,将1mL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分别取0.1mL稀释菌液均匀涂布在4个平板上;经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0168170172,据此可得出每毫升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