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骨骼肌细胞即横纹肌细胞等少数细胞,一个细胞内有多个细胞核,故A错误。神经元细胞为组织细胞,浸润在组织液中,故B正确。突触后膜因形成皱褶故其表面积大于突触前膜,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产生兴奋故C错误。当多个乙酰胆碱分子形成的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才能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陕西省交大附中高三第四次诊断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4分)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_______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
(2)生物膜包括_______,它们在化学组成上部很相似,都以_______为基本支架。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图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膜外为负电位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l、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然后恢复。
第三步:在装置l的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_______,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实验结果:装置l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9-2010学年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    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       。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2)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              
(3)②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          
(4)关于图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膜外为负电位
(5)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浙江嘉兴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摸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图甲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某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放大后如图乙),其结构和功能与神经突触类似。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给C处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A处的神经元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由C→A的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2)图甲中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3)图乙中①的形成主要与    (细胞器)有关,①中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4)下列关于图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液体环境

C.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膜外为正电位

D.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有利于接受①中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陕西省高三第四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_______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

(2)生物膜包括_______,它们在化学组成上部很相似,都以_______为基本支架。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图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膜外为负电位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l、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然后恢复。

第三步:在装置l的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_______,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实验结果:装置l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回答下列关于神经和激素调节的问题。

下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的过程。图中甲、乙、丙表示内分泌腺,字母表示激素,数字表示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H的调节,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节。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字母、数字与甲、乙、丙、丁,横线上写文字)。

(1)人在寒冷环境下机体内直接参与产热的激素如图1中的(   )      与(   )      。从图中的调节关系判断,E可能是            

(2)甲的名称是                ,糖尿病患者与(      )的分泌异常有关。在血糖的调节方面,A与B的作用为                关系。

(3)如果③活动过强将使下丘脑和(   ) 的活动减弱,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4)在饮水过少的情况下,人体的血浆渗透压变         而引起下丘脑兴奋,增加分泌                激素,以维持机体水分平衡。

(5)在下图的Y处膜外安放灵敏电流计,如果给予X点强刺激,则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

(6)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图2中的X处,刺激Y,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刺激Y,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                    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