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二倍体动物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中的关键词“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细胞即将分离形成子细胞,这有两种可能: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在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另一条件“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从而排除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A、有丝分裂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并且不发生细胞膜缢缩,故A项排除;

B、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也有2个DNA分子,故B项排除;

C、据题意可知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此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说明着丝点已分裂,每一极有5条染色体,即无同源染色体,且该生物是二倍体动物,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故C项正确;

D、DNA分子复制发生间期,间期的细胞膜不发生缢缩,故D项排除.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机盐在人体内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 人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时,会发生肌肉抽搐

C. 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

D. 碘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的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培养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不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洋葱细胞放入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 )

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是死细胞 大量吸水

大量失水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

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过量HDV抗原但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含O18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O18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葡萄糖丙酮酸

C.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变红色;反复数次,试管中的液体出现刺激性气味,表明乙醇已被铜氧化为乙醛

B.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C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证明生成的气体全部是乙烯

C.将灼烧后的海带灰加水煮沸2-3分钟的目的是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使灰烬中的碘离子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

D.海带中提取碘,可将灰化后的海带加水煮沸一段时间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CCl4萃取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