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甲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DNA数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甲图A,B,C,D中,对应乙图DE段的是_________。丙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就甲图来说,作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3)甲图中结构1、结构2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甲图的A图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

【答案】A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分裂)间期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板、核膜 8、8、0

【解析】

据图分析,甲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乙图中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其中 AB段表示间期、BC段表示前期、CD段表示中期、DE段表示后期、EF段表示末期。丙图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中的A细胞和乙图中的DE段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还缺少分裂间期,间期细胞中重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据图分析,甲图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中1为细胞板,2是核膜。

(4)甲图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悉,艾滋病是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死亡数据最高的病种,截至2017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防艾迫在眉睫。早期获得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具体过程见图1:

(1)通过培养杂交瘤细胞收集到的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HIV自愈者体内提取的抗体相比,培养杂交瘤细胞所获得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技术在 HIV的疫苗的研制工作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工作者利用该技术研制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见图2:

图2中①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的载体有___________(至少两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3)大肠杆菌质粒常作为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需要制备感受态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的水解,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从下列哪种生物提取纤维素酶比较合理

A. 酿酒酵母

B. 在腐木上生长的霉菌

C. 高等植物细胞

D. 人体内的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_________宿主细胞。

(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请阐述b组和c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b组:排除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组:_________的参照。

②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度_________,可得出_________的结论。

(3)科研人员假设:人感染过登革热病毒后,体内存留的登革热病毒抗体与寨卡病毒结合,结合了病毒的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结合,从而帮助寨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即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简称ADE)。为验证该假设,有人利用下列备选材料设计了实验方案。

备选材料:正常人血清,登革热康复者血清,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细胞系U(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低),细胞系W(不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高)。

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实验组

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W的培养体系中

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系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

对照组

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U的培养体系中

①请指出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改进本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4类生物与其部分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A. 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蓝藻——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是没有形成叶绿体

C.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与叶肉细胞细胞器种类相同

D. 草履虫——有中心体,可进行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物质X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小鼠肺癌细胞悬浮液、物质X、癌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蒸馏水、活细胞检测仪、细胞培养瓶(说明: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

(1)肺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除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思路:①取五个大小相同的细胞培养瓶,编号A、B、C、D、E,每组加入等量的肺癌细胞悬浮液和癌细胞培养液,并测定初始细胞数。

②在B~E组中依次加入适量且等量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分别为1.0μg/mL、2.0μg/mL、3.0μg/mL、4.0ug/mL),A组则加入___________作为对照;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品。

③以上各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检测与数据处理:分别在24h、48h、72h时取样检测各组存活细胞数,取___________值,求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对照组×100%)。

(3)实验结果见如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的说,病毒中的糖只有一种

B. 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研究小组用某种绿色植物做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图1为某植物在密闭透光的玻璃小室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其中a为无光条件),图3是表示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的A至G的6个点中,代表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是点,对应图2中的是___(用a、b、c、d表示)点,图1中F点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个单位CO2。该玻璃小室内的植物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描述图3中阴影部分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植物是一种蔬菜,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该种蔬菜时,请你结合以上相关的因素,提出两项是蔬菜增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 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