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四组蛋白质中,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和胰蛋白酶             B.抗体和干扰素

C.溶菌酶和甲状腺激素受体           D.生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胰高血糖素是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蛋白酶是胰腺分泌的,故A错误。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是免疫活性物质,故B错误。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甲状腺激素受体也可以是免疫细胞产生的,故C正确。生长激素是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七区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1928年,英国医生格里菲斯想研制出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将活的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二组:将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第三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四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检查死鼠心脏中所存在的细菌加以分离和检查,发现它们竟然都是S型!
资料二:预防人感染肺炎双球菌,可接种的疫苗由含有23种最普遍的肺炎双球菌的多糖荚膜混合组成,目前上市使用的这种肺炎双球菌疫苗可以涵括己开发国家85~90%以上的侵袭性菌种。该疫苗对囊括的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并无预防效果。
(1)人接种疫苗后,不能预防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壁主要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组成
B.与酵母菌不同,R型、S型细菌均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
C.格里菲思的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肺炎双球菌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3)在第四组实验中,R型转化形成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说明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其变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
(4)结合免疫学的知识分析:将第三组实验后的小鼠培养一段时间,再将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后注入该鼠,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9~2010学年安徽宣城市水阳高级中学、广德县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题型:综合题

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正常的防御机构破坏。请就下面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出       型菌。
(2)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
                                       物质。
(3)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       ,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      菌。
③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                
④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所谓的“转化”是指从甲细菌中提取转化因素处理乙细菌,使乙细菌获得甲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这里的转化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模块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9分)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
们不被宿主正常的防御机构破坏。请就下面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R型(无荚膜无毒菌)     小鼠→健康
B.S型(有荚膜有毒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C.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健康
D.活R型菌+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出____型菌。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通常要用____(仪器)观察。
(2)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的S型细菌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物质。
(3)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菌。
③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所谓的“转化”是指从S细菌中提取转化因素处理R细菌,使R细菌获得S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这里的转化因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七区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1928年,英国医生格里菲斯想研制出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将活的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二组:将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第三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四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检查死鼠心脏中所存在的细菌加以分离和检查,发现它们竟然都是S型!

资料二:预防人感染肺炎双球菌,可接种的疫苗由含有23种最普遍的肺炎双球菌的多糖荚膜混合组成,目前上市使用的这种肺炎双球菌疫苗可以涵括己开发国家85~90%以上的侵袭性菌种。该疫苗对囊括的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并无预防效果。

(1)人接种疫苗后,不能预防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壁主要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组成

B.与酵母菌不同,R型、S型细菌均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

C.格里菲思的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肺炎双球菌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3)在第四组实验中, R型转化形成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说明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其变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

(4)结合免疫学的知识分析:将第三组实验后的小鼠培养一段时间,再将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后注入该鼠,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模块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9分)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

们不被宿主正常的防御机构破坏。请就下面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R型(无荚膜无毒菌)      小鼠→健康

   B.S型(有荚膜有毒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C.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健康

   D.活R型菌+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出____型菌。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通常要用____(仪器)观察。

(2)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的S型细菌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物质。

(3)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菌。

 ③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所谓的“转化”是指从S细菌中提取转化因素处理R细菌,使R细菌获得S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这里的转化因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