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甲是对桃树叶片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的研究,图乙是某研究小组在15 ℃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桃树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并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提取剂________进行色素的提取。

(2)图甲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室中加入NaHCO3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E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 ℃,则F点向________(填“左”或“右”)侧移动,呼吸速率曲线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 SiO2 CaCO3 无水乙醇(或丙酮) 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 提供CO2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需要(或对应)的光照强度

【解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水和矿质元素等;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反应液中氧气浓度属于因变量,NaHCO3为光合作用提供CO2据图乙可知,15 ℃条件下光照强度对呼吸速率没有影响,E点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同,F点后光照增强不影响光合速率。

(1)提取色素需加入SiO2、CaCO3、无水乙醇,其中SiO2可促进研磨,CaCO3用于保护色素,无水乙醇用于提取色素。

(2)图甲中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等因素会影响光合放氧速率,其中加入NaHCO3 的作用是为桃树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CO2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3)图乙中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图乙中E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4)图乙是在15 ℃条件下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因此若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 ℃变成25则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提高,F点为光饱和点,会向右移;呼吸速率也会增加,曲线向上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吸收K+时,ATP甲+丁和甲+丁ATP速度都会加快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丙物质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动物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其中GgHh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动物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范围是0.8~1.2 g/L,甲过程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在起作用。

B. 血糖浓度的变化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C. ②和④代表的物质完全相同

D. 乙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至少存在________条食物链。

(2)对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言,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的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农田被废弃后演替成小树林,则该演替属于_______演替。

(5)在研究该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形式,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真核生物中过程①首先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B. 图中过程①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主要来源

C. 过程②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ATP中外,其余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 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可见能量流动具有开放性和单向流动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神经元,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代表感受器的是______(填标号)。刺激部位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

(2)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你提供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必要的实验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否为双向的?并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结论。(提示:利用图中标注的数字③、④、⑤说明刺激、测量和观察的部位)

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一: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二: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是双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一至图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上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发生AT相互配对的是图___________,图三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图一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_中;图三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中。

A.神经元 B.胚胎干细胞 C.分生区细胞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3)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在中心法则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一些RNA病毒能进行图一至图三中没有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