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 植物叶肉细胞内Mg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C. 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 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不能标记DN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 1 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 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 1 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 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C. 1 表示原核生物,2~4 分别表示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

D. 1 表示免疫系统,2~4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试管动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技术中首先要做的是体外受精和动物细胞培养

B. 试管动物技术培育动物过程全部在体外进行

C. 运用该技术繁育后代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类型

D. 从输卵管中冲取的卵子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B. 转基因技术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酶为解旋酶

C.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D. 常使用的载体为质粒,质粒是一种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B.翻译过程中的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C.染色体畸变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

D.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代表一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一)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髙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一朵花里只有雌蕊或雄蕊),所以在进行玉米人工杂交时,需要在花蕾期对雌花进行___等操作。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使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受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大果穂(D)少粒 (r)和小果穗(d)多粒(R)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大果穂多粒(DdRr)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方案。为了减少杂交子代DdRr自交衰退现象的发生。需对F1代进行自交留种的操作,以达到来年又可以将F2植株间杂交的目的。则F1代中①和②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若图中对亲本经处理方法1获得子代的育种过程最快速,且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数量多,则该育种方式应为______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一)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核仁与DNA中基因的表达有关

B. 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CO2和H2O的产生均有关

C. 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D. 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与耙细胞的裂解、死亡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本溪市高二学业水平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物质是( )

A. 酶 B. 蛋白质 C. 水 D. 脂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

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