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若出现了以下情况,对相应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精子的种类及数量 对相应情况的分析 
A  AB:ab=2:2 这两对等位基因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AB:Ab:aB:ab=1:1:1:1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AaB:b=2:2  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 AB:aB:ab=1:1:2  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
A.AB.BC.CD.D

分析 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据此答题.

解答 解:AB、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自由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因此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为AB:Ab=1:1或aB:ab=1:1,A错误,B错误;
C、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为AaB:b=2:2,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
D、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则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可能为AB:aB:ab=1:1:2,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结合两者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物种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标志重捕法估计出物种B的种群密度为m时,发现有部分标记的个体被人类所捕杀,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实际的物种B种群密度应该小于m(大于、小于或等于).
(2)物种A和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流动.
(4)假设草原遭遇了火灾,经过多年以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过程中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5)在群落水平上可研究的问题除了种间关系、群落的范围和边界、优势种外,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填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r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
影印培养法的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培养基上.
如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基因的实验.具体方法是:

①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③把平板2上与平板3上菌落相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④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仅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则该如何操作:将原始菌种涂布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生长出的菌落即为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质粒结构上,在基因工程中,该结构常作运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选择作用,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通过链霉素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大肠杆菌保留下来,数量较少.
(4)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对照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最终获得的抗药性细菌一直没有接触链霉素.
(5)你认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在链霉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神十飞天承担着许多科研任务,将萌发的种子带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强辐射进行太空育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与图示内容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
B.正常情况下,图三所示过程可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是⑨⑩⑪
C.劳氏肉瘤病毒存在催化⑪过程的酶
D.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⑫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的生物(不考虑突变),通常产生的配子种类是(  )
A.1种B.4种C.8种D.1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多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该图示基因在遗传上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为等位基因
D.果蝇的该条染色体上一共含有8个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浓度过高会使过氧化氢酶的肽键断裂,导致过氧化氢酶失活
B.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浮色
C.在“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水稻幼苗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钙、硅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稻细胞吸收钙、硅两种离子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B.水稻细胞运输离子硅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钙的多

C.两种离子均可以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a﹣b段和m﹣n段逐于平衡,说明两种离子的载体数量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