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选修一选修三任选其一)

I选修一:(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________。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__。

(3)两种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接种,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 ③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B过程都需要_______(1分),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II选修三:(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下图为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质粒上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2)过程①是              ,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

(3)过程②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检测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棉花细胞DNA分

(4)③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须的营养物质、琼脂外,还需要添加           ,④过程的实质是            

 (5)经检测抗虫棉细胞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抗虫基因,该植株自交得到Fl,其中全部的抗虫植株再自交一次,后代中抗虫植株占总数的             (1分)。

 

【答案】

I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单核    醋酸洋红法 

(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C 

(4)胚状体     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5)光照(1分)

II(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鉴定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和终止子

(3) 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技术

(4) 植物激素    基因选择性表达

(5) 5/6(1分)

【解析】

试题分析:I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但合起的花粉适宜进行花粉培养。醋酸洋红法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单核期。(2)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植物激素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3)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接种,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室要消毒;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4)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而来。是由不定芽芽发育而来还是胚状体发育而来,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5)图中的B过程都需要光照,因为已经分化出芽,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弥补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不足。 

II(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标记基因的存在便于鉴定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①构建基因表达的载体、②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脱分化、④再分化。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上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等。

(3)受体细胞为植物细胞,常用的目的基因导入法为农杆菌转化法。要坚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利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含有必须的营养物质、琼脂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再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依据“抗虫棉细胞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抗虫基因”,设该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A0(A为抗虫基因),该植株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4AA、1/2AO、1/400,筛除不抗虫的,剩下的抗虫植株中1/3AA,2/3Aa,再自交F2带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2/3*1/4=6/5。

本题考查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及理解应用能力;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