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A错误。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C与A之间;B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所以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C正确。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a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重组的基本工具——限制酶,意在考查解读图示信息的能力及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诸暨牌头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a和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