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磷酸和五碳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C.不同DNA分子中$\frac{(A+G)}{(T+C)}$的值是不同的
D.人的遗传物质是DNA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 解:A、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A正确;
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正确;
C、由于DNA分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整个DNA分子中A=T、G=C,因此不同DNA分子中$\frac{A+G}{T+C}$的值都是1,C错误;
D、人的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够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决相关计算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有斑的雌蝇与无斑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有斑、25%为雌蝇有斑、25%为雄蝇无斑、25%为雌蝇无斑,那么腹部无斑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出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具体原因是理想条件(空间和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c.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K2-K3之间.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偏高(“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l,该比例有利(“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
(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阳光的竞争能力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酶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分离提纯要依次经过过滤、层析、沉淀、提纯等步骤
B.利用枯草杆菌生产的α-淀粉酶可用于降解水体中的某些污染物
C.加酶洗衣粉能提高去污能力是因为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
D.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但它却有一定的价值,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路边小草的价值不包括(  )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使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的激素调节,请根据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回答问题: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
①上述实验的结论是赤霉菌能引起植物疯长.
②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
(2)为了验证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1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2所示),由此该同学得出“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结论.
①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不严密,为什么?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或缺少对照实验).
②对“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不严谨为什么?没有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
③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C.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D.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在较低CO2浓度且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提高CO2浓度,b点向右移动,c点向右上方移动
B.提高温度,b点向左移动,c点向左下方移动
C.阴生植物的X值比该植物的小
D.图中的a、b、c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