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由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是Ab;卵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BB,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2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aB,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 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10-4mol.L-1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目镜10X,物镜10XB.目镜16X,物镜10X

C.目镜10X,物镜40XD.目镜16X,物镜40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 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⑥⑤

C.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操作顺序为: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 图乙中的一个物种消失后,另一物种的种群数量会持续增大

C. 图丙中实验的后期X的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

D.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和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和图2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

C. 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图2对应图4的a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的祖父在体检时被检查出骨质疏松,该同学的祖父应该补充的无机盐是(

A.Fe2+B.Mg2+C.Ca2+D.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观察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b字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的是

A.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B.精原细胞C.马蛔虫的受精卵D.蛙的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