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细胞

iPSC

DB7

MEF

血清

免疫组

77

82

8

空白组

10

8

9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裂/增殖 免疫

(2)实验一

①高于

②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

③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

实验二:细胞

(3)F D C B

(4)预防和治疗癌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寨卡(Zika)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其模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经过酶解后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B.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腺嘌呤等化合物

C. 寨卡病毒的RNA分子和DNA分子均可以作为其遗传物质

D. 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不断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视神经萎缩症是受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体,生了一个患病的男孩,如果再生一胎,是正常男孩的几率为

A.1/4B.3/4C.1/8D.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C,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二、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底物溶液;

三、在A、B、C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缓冲液,使pH分别稳定在5.0、7.0、9.0;

四、将3支试管置于不同的温度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该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用________表示。实验开始lmin后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该酶作用的最适pH,应在pH为______范围开展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

B. 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 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K大量内流导致的

D. 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相关基因,请据图回答:

(1)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X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规律,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数量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bXD,则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于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

B. 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D. 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瓜属于冷敏感植物,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研究者对黄瓜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

(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矿质元素和____(至少答出两项)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镁是植物____分子的组成元素,还可参与糖类、脂质、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低温会使细胞内活性氧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膜脂过氧化,往往会使___受到损伤,进而影响___阶段的物质与能量转化。缺镁会加重这一影响。因此,研究镁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者选取日光温室栽培的“津优3号”黄瓜幼苗均分成四组,土壤中分别增施MgSO41kg/亩(M1)、2kg/亩(M2)、3kg/亩(M3)。

①M0组的处理为____

②分别于第一次寒流前(11月2日)和第二次寒流后(12月16日)取样测定各组植株根、茎、叶中Mg2+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综合图中结果分析,低温下黄瓜叶片表现出缺绿的主要原因是____

③测定寒流前后各组叶片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图。

实验结果显示,低温抑制了M0组的光合作用,增施MgSO4____了低温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三个施镁处理中,___组效果最好。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寒流引起日光温室黄瓜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填“是”或“不是”)气孔限制,理由是___

(4)综合上述研究,请提出两条农业生产中黄瓜增产的合理建议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遇苏丹Ⅲ染液呈现紫色 B. 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

C. 是细胞内唯一的贮能物质 D. 植物油脂通常都是固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