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目前地球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 化石燃料大量使用

C. 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D. 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超级全能生》浙江省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1),以及番茄品种甲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2)。(注:光补偿点指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含水量对甲、乙两种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B. 气孔导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 番茄在土壤含水量为50%的条件下,比含水量在90%条件下的光补偿点低

D. 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02浓度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结构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3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

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把鲮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4.2 cm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增重24 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kg。

(3)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放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放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 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

B.制造“超级菌”分解石油、农药

C.重组DNA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

D.导入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 —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B.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C. 植食性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D.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有时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B. 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

C. 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抑制

D. 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3月学考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该病属于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