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NADPHB.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上进行

C.光合作用的每个阶段均可产生ATPD.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

【答案】D

【解析】

一、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 2C3H4O34[H]+能量()

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6H2O6CO220[H]+能量()

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反应方程式:24[H]6O212H2O+能量()

2、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 2C3H4O34[H]+能量()

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丙酮酸)4[H] 2C2H5OH2CO2+能量()2C3H4O3(丙酮酸)4[H] 2C3H6O3+能量()

二、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1、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一方面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另一方面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阶段:CO2C5反应生成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

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NADH,NADPH是光反应阶段的产物,A错误;

B、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B错误;

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会产生ATP,而暗反应阶段不会产生ATPC错误;

D、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温带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鼠有许多种类,体现的是____多样性。有人认为该区域中所有的鼠构成了第二营养级,该说法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

(2)在枭与鼠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鼠和视力好的枭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___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有___ 的作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往往是可变的,原因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4)一场低强度的火灾过后,森林中的植被很快恢复,从生物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d显性突变为D后会导致该酶活性降低,引起蚕豆病,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β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引起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所示。某家族有上述两种遗传病,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基因型

表现型

β-β-β-β+β-βα

正常

β+βα

中间型地贫

βαβαβ+β+

重型地贫

A. Ⅰ-1的基因型可能为β-β-XDY

B. Ⅱ-2的基因型为β-β+XDXdβ-βαXDXd

C. Ⅰ-2Ⅱ-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16

D. M为男性,则出现蚕豆病的概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分别是蓝细菌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这两种生物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核膜

B. 两者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相同

C. 两者均可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 两者的遗传信息都位于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新鲜的绿色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颜色分别是

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

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关于引起曲线各段环境因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光照强度B.BC段;O2浓度

C.CD段;CO2浓度D.DE段;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叶绿体的结构,图乙表示暗反应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四种色素能在滤纸条上分离,是因为它们在____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

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

3)在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三种环境因素中,能直接影响图乙所示过程的是___________。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更加稳定的生态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中的肉食性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种群水平上,对动物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_______等方面。调查动物甲的数量采用了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据图可知,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 (填“Kl”或“ K2”或“K3”)。

(2)由农田演变为树林的过程属于演替类型中的________。在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在______等方面还会逐渐发生改变。

(3)退耕农田演替为树林导致该地区生物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动物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磷酸缓冲液可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

B. 样品处理的过程中不需使用磷酸缓冲液

C. 为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集好的血样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

D. 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打开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