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是一类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大肠杆菌拟核中存在多个DNA,控制着大肠杆菌的性状

C.第一个把遗传物质设定为信息分子,提出遗传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与表达的科学家是薛定愕

D.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由于每个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基因也具有特异性

【答案】C

【解析】

1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DNA病毒。

2、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基因的多样性,而每个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构成了基因的特异性。

A、噬菌体种类繁多,其中噬菌体才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A错误;

B、大肠杆菌拟核中存在1,控制着大肠杆菌的大部分性状,其质粒也携带有部分遗传信息,B错误;

C、第一个把遗传物质设定为信息分子,提出遗传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与表达的科学家是薛定谔,C正确;

D、基因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基因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新鲜菠菜叶有利于保护色素

B.该实验说明了各种蓝藻均没有叶绿素b

C.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D.将滤纸条剪去两角有利于色素扩散起点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为探究不同遮光强度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分别设置轻度遮光(S1,单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20%)、中度遮光(S2,双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40%)和重度遮光(S3,三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60%)三个实验组,并以全光照为对照(CK),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气孔导度

光合速率

胞间浓度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a/b

CK

0.23

7.46

536.21

1.03

2.63

0.39

0.21

6.82

501.48

1.01

2.34

0.43

S2

0.17

6.03

463.02

0.86

2.10

0.41

S3

0.12

5.12

421.71

0.57

1.75

0.33

1)影响小麦光合作用的环境因子,除了光照条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以及水分、矿质营养等,除表格中涉及的因素外,影响小麦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遮光强度对其他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则相对于CK,将S3的小麦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_____色的色素带变窄的程度更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麦见光不足导致叶片发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综合表格数据,随遮光强度增加小麦的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他莫昔芬(Tam)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患者长期使用后药效降低,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患乳腺癌的病人几乎都是女性,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癌细胞生长和抑制凋亡。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是由女性的__________分泌的。临床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正常的患者使用Tam治疗效果较好,受体异常患者疗效较差,这是由于Tam在靶细胞内与雌激素__________雌激素受体,降低了雌激素的作用。

2)科研人员测定了初次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C)和长期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R)在不同Tam浓度下的死亡率,结果如图1。该实验结果表明,长期使用Tam的患者癌细胞对Tam产生了__________性。

3)为研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细胞系CR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结果如图2

①由该实验结果推测,由于细胞系R的细胞呼吸发生了__________的变化,从而使葡萄糖摄取速率明显提高。

②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是检测并比较__________产生量。

4)根据以上研究,长期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同时服用__________的药物,使Tam的抗癌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皮素(ET)是一种多肽,它有促进血管收缩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内皮素主要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内皮素受体(ETA)结合而发挥生理效应。科研人员通过构建基因的表达载体,实现ETA基因在细胞中高效表达,其过程如下(图中SNAP基因是一种荧光蛋白基因,限制酶ApaⅠ的识别序列为CCCGGG,限制酶XhoⅠ的识别序列为CTCGAG)。请分析回答:

1)完成过程①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①的最后阶段要将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到95℃,其目的是使RNA链和___________链分开。

2)过程③中,限制酶XhoⅠ切割DNA,使_____________________键断开,形成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是_____________(选填“TCGA-”或“-TCGA”)。用______种限制酶切割,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

3)过程⑥是否成功导入,可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

4)利用SNAP基因与ETA基因结合构成融合基因,目的是通过荧光显微检测间接判断ETA基因能否__________

5)内皮素能刺激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增殖并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使黑色素急剧增加。美容时可以利用注射ETA达到美白祛斑效果,这是因为ETA能与内皮素结合,减少了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的结合,抑制了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①过程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纤维素和果胶水解

B. 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c细胞只有AABB这一种类型

C. 过程②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D. 过程④和⑤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A.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C.形状与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被病原菌感染后,植物体内会引发一系列防御反应:合成水杨酸、发生超敏反应、合成植物抗毒素、木质素以及水解酶等,该过程有多种信号分子的调节(如下图所示)。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致病菌诱发植物产生抗病反应的信号是________;在________(选填富氧缺氧)的环境中有利于抗病性的提高。

2)被感染的植物细胞,Ca2+通过________(选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进入细胞的Ca2+一方面与钙调蛋白结合促进水杨酸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胞内Ca2+浓度的升高直接促进________的合成,启动并加快了一氧化氮的合成,进而为植物防御反应的发生提供必需的信号。

3)研究发现植物抗毒素只在植物被感染后才探测到,这说明植物体没有储存任何酶进行植物抗毒素的合成,抗毒素是植物体受到微生物感染后通过新的合成途径迅速大量合成的,据此判断,控制抗毒素合成的关键是________(选填基因突变”“基因转录的启动翻译的启动)。

4)感染区域的细胞会产生活性氧等有毒物质,活性氧有助于被感染细胞的死亡或直接杀死病原菌。下列对这两种细胞死亡的理解,恰当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①被感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直接杀死病原菌属于细胞坏死

②被感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直接杀死病原菌属于细胞凋亡

③两者均属于细胞凋亡

④两者均属于细胞坏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 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