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课题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过程,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假设是:                                                 

(2)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不相符(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原因是                                              。

(3)检测CO2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以用            ,颜色变化是_________。

(4)在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填细胞器的确切位置)。有氧呼吸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分(每空2分)

(1)实验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又称为细胞溶胶)

或: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在线粒体.

或: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既发生在线粒体中,也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2)在步骤(2)中已经进行了细胞呼吸生成了CO2,线粒体中扩散到了细胞溶胶中;或只答前半句: 在步骤(2)中已经进行了细胞呼吸生成了CO2

(3)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不写中间变成绿色也给分)

(4)线粒体内膜   (反应式错一处0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实验图可知主要是将细胞分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据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故可假设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又称为细胞溶胶)或: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在线粒体.或: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既发生在线粒体中,也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2)如果1和2号试管都产生了二氧化碳,因在此前对细胞进行了保存,可能在此时进行了呼吸。

(3)鉴定二氧化碳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如果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说明有二氧化碳。

(4)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反应式见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8分) 完成下列有关呼吸作用方式和场所的探究实验。

I.上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表格有关内容:

(2)将甲、乙装置均至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Ⅱ.课题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0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                                                                      
改进措施:                                                                
(2)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                                      
(3)经同学们的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出的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大家都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假如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如何解决?”请写出解决措施。                                            
xk.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福州第八中学高三第二次质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课题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之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又称为细胞溶胶)中完成。实验过程如下:(8分)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   (与预期结果不符)

请分析:

(1)实验步骤(6)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修改后重新实验,大家都获得了与预期结果相符合的实验结果。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还要设置对照实验,即:______

(4)本实验确定了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那么在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第____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该阶段的发生场所位于__________。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天津市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8分) 完成下列有关呼吸作用方式和场所的探究实验。

I.上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表格有关内容:

(2)将甲、乙装置均至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Ⅱ.课题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0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                                                                      

改进措施:                                                                 

(2)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                                      

(3)经同学们的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出的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大家都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假如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如何解决?”请写出解决措施。                                             

xk.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8分)完成下列有关呼吸作用方式和场所的探究实验。

Ⅰ.右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表格有关内容:

装置

反应瓶内加入的材料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液面高度变化的含义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

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适量的NaOH溶液

 

               

 

              

 

               

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差值

  

(2)将甲、乙装置均至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上升

不变

                     

         

下降

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上升

下降

                       

         

不变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Ⅱ.课题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做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                                                                     

改进措施:                                                                 。   

(2)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                                                 

(3)经同学们的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出的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大家都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假如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如何解决?” 请写出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