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以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

B.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C.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D. 脂高血糖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答案】B

【解析】

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而排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则预示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 ②的渗透压大小只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C. 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②内pH的剧烈变化

D.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分析可知,对1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进行__________后才能移入下一试管。选择的迎春插条要求长势相似,这体现了实验__________原则。

(2)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_mo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______mol/L。

(3)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能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的是图__________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处。

(4)为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分,可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A、B、C三组,A组按下图__________处理作为对照,B、C组分别按下图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弯曲情况。实验应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因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

B. 如果刺激A,C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C. 若ab=bd,电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

D. 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安装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定蒸馏瓶②固定热源③固定温度计④连接接液管及接收瓶⑤连接冷凝管

A. ④-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⑤-④-③D. ②-①-③-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直接注射抗体或注射疫苗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下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 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途径①注射的是破伤风疫苗

B. 正常情况下,途径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是记忆细胞数目减少造成的

C. 当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的有效途径是途径①

D. 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人体内时,相比上图人体内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其中可能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图解,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c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环境条件未破坏时c的最大值,就是环境容纳量

C. 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

D. 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